[發明專利]一種延時切換電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41490.9 | 申請日: | 2008-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53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敬東;姚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63 | 分類號: | H04N5/63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潘中毅 |
| 地址: | 51805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延時 切換 電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電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延時切換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電視機中電源電路在待機時,電視機功率都在9W以上,電能浪 費比較嚴重。為節約能源,推動整個電視行業提高節能設計,國家推出了綠色 電源認證體系,對所有電視機的待機功耗采用強制認證,要求待機功率必須小 于9W,同時為了鼓勵整機生產廠家進行節能設計,對待機功耗小于3W的機型, 將允許在該機型上標注節能標志。為實現待機低功耗的目的,目前大部分電視 機在待機時,會將比較高的伴音電壓切換成基準電壓,切換過程采用DC-DC (Direct?Current-Direct?Current,直流-直流)轉換器實現,即在待機切換電路之 后連接一個DC-DC轉換器,從而將電視機正常工作時的高電壓降低至待機時的 低電壓,以達到減小功耗的目的。
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目前的DC-DC轉換器中,普遍要求輸 入電壓比較低,但是在切換瞬間由于伴音一路的電壓還沒有降下來,會造成 DC-DC轉換器的輸入電壓大于其器件規格要求,存在損壞DC-DC轉換器的可能。 雖然有耐壓比較高的DC-DC轉換器,但其價格較高,不利于低成本電器設備的 設計。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延時切換電路 及其控制方法,在收到待機指令后,通過監測待機電路上的電壓控制開關切換 到待機電路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延時切換電路控制方法,包 括:
接收待機指令;
當接收到所述待機指令時,監測待機電路上的電壓;
當監測到所述待機電路上的電壓下降至預設閾值時,生成待機切換信號;
根據所述生成的待機切換信號控制開關由當前所在的工作電路切換到待機 電路上;
將所述待機電路上的電壓輸出至直流-直流轉換器。
相應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延時切換電路,包括:
待機指令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待機指令;
電壓監測模塊,用于當所述待機指令接收模塊接收到待機指令時,監測待 機電路上的電壓;
切換信號生成模塊,用于當所述電壓監測模塊監測到所述待機電路上的電 壓下降至預設閾值時,生成待機切換信號;
開關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切換信號生成模塊生成的待機切換信號控制 開關由當前所在的工作電路切換到待機電路上;
電壓輸出模塊,用于在所述開關控制模塊將當前所在的工作電路切換到待 機電路上之后,將所述待機電路上的電壓輸出至直流-直流轉換器。
實施本發明實施例,當具有開機/待機功能的電器設備在接收到待機指令后, 該待機指令控制待機電路上的電壓開始下降,當監測到待機電路上的電壓經過 一段時延下降至預設閾值時,生成待機切換信號,控制電路由當前所在的工作 電路切換到待機電路上,使輸入到DC_DC上的電壓更低,因此可以使用價格便 宜的耐壓低的DC-DC轉換器,利于低成本電器設備的設計,且因為待機時取樣 電壓更高,穩定到同樣的電壓時系統的電壓更低,因此有更低的待機功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 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 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延時切換電路控制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延時切換電路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延時切換電路原理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延時切換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 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延時切換電路控制方法流程圖,具體包括:
S101、接收待機指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149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