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桿阻擋門的復位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41479.2 | 申請日: | 200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4617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剴元;趙靖;丁航;周聆;袁繼東;楊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新現代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11/08 | 分類號: | E06B11/08;G07C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 皓;林 虹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擋 復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桿阻擋門的復位機構,特別是一種用于軌道交通及公共場所的自動檢票的三桿阻擋門。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許多城市都在進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并廣泛采用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AFC)系統實現軌道交通運營的自動化和信息化,自動檢票機是軌道交通售檢票(AFC)AFC系統中的關鍵設備之一,而自動檢票機的核心部件是用于控制乘客出入的阻擋機構。其中,應用于自動檢票機的阻擋機構(相當于門的功能)有兩種型式:三桿阻檔門(國外也叫三輥阻檔門、三桿轉桿門)和剪式門。三桿阻擋門是用可轉動的擋桿作為阻擋機構,不同于剪式門有開閉動作,安全性能較好,通行速度較高,可有效防止人員尾隨進入,適應于客流大、乘客比較擁擠的軌道交通、快速公交、體育場館入口等場所。
復位機構是三桿阻擋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轉桿在轉動后的自動復位,實際應用中的三桿阻擋門尚存在著以下缺點:結構單一,柔性較差,從而造成轉動和復位時沖擊力太大,使用安全性較低,人性化設置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桿阻擋門的復位機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三桿阻擋門推動轉桿時的柔韌性,提高三桿阻檔門使用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三桿阻擋門的復位機構,包括阻擋門本體、轉桿,所述轉桿通過軸心連接在阻擋門本體上,所述轉桿的軸心后部設有復位機構,所述復位機構包括塑膠軌道,所述塑膠軌道外設有大連桿和小連桿,所述大連桿與小連桿之間設有阻尼器。
本發明的塑膠軌道以軸心為中心點設置在阻擋門本體的后側,所述大連桿的一端通過花鍵軸連接在塑膠軌道外,所述大連桿的另一端連接大支座的一端,所述大支座的另一端軸接在阻擋門本體上,所述小連桿軸接在阻擋門本體上。
本發明的小連桿與阻擋門本體、大連桿與花鍵軸連接的一端分別設有滾輪。
本發明的大支座內設有氣彈簧。
本發明的大支座的上端設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連接大支座,另一端連接在阻擋門本體上。
本發明的塑膠軌道為一個三岔弧型結構。
本發明的塑膠軌道的三岔角度互成120度。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氣彈簧、阻尼器與曲面塑膠運動軌道配合組成復位機構,使得三桿阻擋門在被推動轉桿時具有很好的柔韌性,而且操作使用舒適、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三桿阻擋門的復位機構,包括阻擋門本體11和轉桿10,阻擋門本體11通過軸心12連接轉桿10,軸心12的后部設有新型復位機構13。該復位機構13包括以軸心12為中心點的塑膠軌道1,所述塑膠軌道1為一個三岔弧型結構,由三個互成120度角且光滑相連的圓弧曲線構成,其三個頂點即為三個復位零點。塑膠軌道1外設有大連桿8和小連桿3,大連桿8與小連桿3之間設有阻尼器7,大連桿8的一端通過花鍵軸9連接在塑膠軌道1外,另一端連接大支座6,大連桿8與大支座6鉸接,大支座6的另一端軸接在阻擋門本體11上。在大連桿8與大支座6連接一端的旁邊設有阻尼器7,阻尼器7的一端連接在大連桿8上,另一端連接在小連桿3上,小連桿3與阻尼器7鉸接。小連桿3的另一端軸接在阻擋門本體11上,小連桿3與阻擋門本體11軸接的位置上和花鍵軸9與大連桿8連接的位置上分別設有滾輪2,滾輪2滑動于塑膠軌道1的外側。本發明在大支座6內設有氣彈簧5,在大支座6與阻擋門本體11連接的一端上設有拉簧4,拉簧4的一端連接在大支座6上,另一端連接在阻擋門本體11上。
本發明使用時,當人推動轉桿10,轉桿10帶動大轉盤及通過花鍵軸9與之連接的塑膠軌道1轉動,這時氣彈簧5和阻尼器7都受力被拉長,當轉桿10運動角度超過或不足120度時,由于氣彈簧5作用,復位機構13都將帶動轉桿10向塑膠軌道1的復位零點復位;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大連桿8和小連桿3上的滾輪2都保持在光滑的塑膠軌道1上運行,由于有與大連桿8和小連桿3相連的阻尼器7的緩沖作用,使得轉桿10的整個動作過程都很平穩,沖擊力低,噪音小且使用觸感較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新現代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新現代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14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