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架空微管道的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40322.8 | 申請日: | 200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040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姜長青;趙洪鋒;湯云峰;柳延強;竇麗紅;趙志強;胡群濤;趙三妮;黃延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優通泰達電氣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8 | 分類號: | G02B6/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羅文群 |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架空 微管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架空微管道的施工方法,屬于光纜傳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架空光(電)纜傳輸網絡的建設,首先在城鄉公路路邊或田野上架設桿路,然后借助吊掛鋼索或自身具有抗拉元件將光(電)纜懸掛在已有的電線桿、塔上,由于普通光(電)纜自身較重,每條光纜吊線只允許架掛一條光(電)纜,利用率較低。
由于原有的跨越河流的架空光纜跨距較大,極易受到風、雹、冰雪的損害,故障率高,搶修難度大。
隨著固網運營商“光進銅退”,架空通信電纜大量拆除,原有架空桿路成為城市到鄉鎮、到農村信息化建設不可或缺、且不易再生的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架空微管道的施工方法,使原有架空桿路資源得到數倍的擴大,使架空通信光纜得到多重保護,降低光纜的故障率。
本發明提出的架空微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兩根電線桿之間吊掛鋼絞線,在鋼絞線上設置滑輪,在相鄰兩個滑輪之間設置多個掛鉤;
(2)用牽引繩索將光纜子管從光纜子管盤上拉出,使光纜子管通過滑輪后依次穿入鋼絞線上的掛鉤內;
(3)拉動牽引繩索,使光纜子管架設于電線桿之間;
(4)采用氣吹方法將微纜吹入架空光纜子管的微管中。
上述方法中,光纜子管可以為集束管,集束管內設有3-4根微管。
本發明提出的架空微管道的施工方法,其優點是:
1、本發明提出的架空微管道的施工方法,應用范圍廣泛,可用于廣大的鄉鎮、田野上的架空通信管道的施工;也可用于地形陡峭、跨越江河等特殊地形地段通信光纜線路的架設。
2、用本發明施工方法架設的通信管道,與現有的架空光纜線路相比較,由于采用微管微纜和氣吹敷纜技術,網絡擴容優勢明顯,光纜故障時,搶修容易,恢復通信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方法的施工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1和圖2中,1是集束管盤,2是電桿,3是滑輪,4是掛鉤,5是鋼絞線,6是集束管,7是牽引繩索,8是微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的架空微管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1)在兩根電線桿2之間吊掛鋼絞線5,在鋼絞線上設置滑輪3,在相鄰兩個滑輪之間設置多個掛鉤4;
(2)用牽引繩索7將光纜子管6從光纜子管盤1上拉出,使光纜子管6通過滑輪3后依次穿入鋼絞線上的掛鉤4內;
(3)拉動牽引繩索7,使光纜子管6架設于電線桿2之間;
(4)采用氣吹方法將微纜吹入架空光纜子管6的微管8中。
上述方法中,光纜子管可以為集束管,集束管內設有3-4根微管,如圖2所示。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用的光纜子管為HDPE集束管。
架空微管道中的子管,具有防紫外線、抗老化功能,使用年限超過20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優通泰達電氣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未經北京優通泰達電氣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03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