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介孔疏水硅基材料及其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40100.6 | 申請日: | 200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45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郝鄭平;胡琴;李進軍;豆寶娟;程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1B39/00 | 分類號: | C01B39/00;B01J20/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疏水 基材 料及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介孔微孔分子篩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介孔疏水硅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該材料具有球狀形貌,可應用于濕度下揮發性有毒有害氣體的吸附分離等領域。
背景技術
MFI型疏水硅分子篩(Sil-1)具有特定的孔道結構,且骨架結構為不含陽離子和硅羥基 的全硅分子篩,因此疏水硅分子篩具有超高的疏水性能,而且有很強的機械穩定性、熱和水 熱穩定性,可用于工業高濕度廢氣中對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選 擇吸附分離。但由于疏水硅分子篩的孔容與比表面積均較小,在不能滿足工業吸附過程的需 求。因此,開發具有大孔容與比表面積的新型材料顯得十分緊迫。
自從1992年由美孚公司(Mobil)合成出MS41系列有序介孔硅酸鹽和硅鋁酸鹽分子篩 以來,大大拓展了原有微孔分子篩孔徑范圍,且其大的比表面積和孔容等特點成為新的研究 熱點。但介孔分子篩與傳統的微孔分子篩相比,其骨架結構存在明顯的缺陷:孔壁為無定形 結構,沒有重復的單胞結構單元,不含晶態結構,熱穩定性與水熱穩定性較差,從而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
因此,將介孔分子篩與疏水硅微孔分子篩兩者結合起來,使兩者優勢互補,揚長避短, 合成新的大表面積與孔容的介孔疏水硅材料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目前,合成介孔微孔復合 材料主要是硬模板法,即以介孔碳材料為模板,將微孔分子篩前驅體注入介孔碳孔道中,水 熱晶化后焙燒去除模板得到介孔微孔復合材料,這種也稱反相復制法。但合成時間長,過程 復雜,反復復制兩次才能得到產物,且結構有序性較差。本發明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介孔疏水 硅材料,其比表面積與孔容與介孔材料相當,但遠大于疏水硅分子篩材料,該材料在吸附分 離,環境保護等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介孔疏水硅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所得產物中既有介孔分子篩成分, 而介孔孔壁又具有疏水硅微孔分子篩晶體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介孔疏水硅基材料的制備方法,可 制備高表面積和大孔容的介孔微孔復合材料,其通過將疏水硅晶種作為硅源,在弱堿性條件 下,以水溶性季銨鹽類陽離子為表面活性劑,乙醚為助溶劑,通過攪拌,晶化,過濾,洗滌, 干燥和焙燒程序得到所需材料。
上述合成介孔疏水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其所述疏水硅晶種為疏水硅微孔分子篩前驅 體經過室溫振蕩2~6小時,100℃下陳化10~20小時。
上述合成介孔疏水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堿性條件pH值為8~11。
上述合成介孔疏水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水溶性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各種 不同烷基鏈長度的烷基三甲基鹵化銨表面活性劑CnH2n+1N(CH3)3+X-(X=Cl?or?Br,n=8-10,12, 14,16,18,20)。
上述合成介孔疏水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乙醚助溶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60%。
上述合成介孔疏水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的晶化溫度為150~200℃,晶化時間為 6~12小時。
上述合成介孔疏水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的焙燒溫度為500~800℃,焙燒時間為 4~6小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詳細敘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介孔疏水硅材料的合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01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