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吸式軟袋制袋用翻轉機械手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37485.0 | 申請日: | 2008-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56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陽波;唐岳;李鵬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5/06 | 分類號: | B25J15/06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 洪 |
| 地址: | 410600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吸式軟袋制袋用 翻轉 機械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到醫藥包裝機械領域,特指一種磁吸式軟袋制袋用翻轉機械手。
背景技術
醫藥包裝機械中的軟袋大輸液生產線需要使用機械手來夾持軟袋接口,該種機械手根據軟袋大輸液生產線的型式不同有兩種,一種為不可翻轉的,一種為可翻轉的。如在ZL200620050712.5所示的口管固定夾就是一種可翻轉的夾持軟袋接口用機械手。該種型式的機械手翻轉后的保持力是通過拉簧來實現的,這樣拉簧需要頻繁的拉伸與收縮,拉簧也就會因拉伸或壓縮次數太多而引起疲勞斷裂。同時,如果采用彈簧提供保持力,則彈簧又需要安裝空間,因此該機械手的整體尺寸就相對較大,增加其他與之相配合的零件的尺寸從而增加了成本。而且,該機械手夾頭又是采用一體式的剛性結構,該機械手夾頭與軟袋接口的配合采用部分過盈來保證軟袋接口的可靠夾持,這樣當軟袋接口在進入和脫離夾頭時就容易使軟袋接口脫落顆粒物,脫落顆粒物有可能進入到已經做好的軟袋中,大大影響了軟袋大輸液的合格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無需拉簧、能有效防止軟袋接口脫落顆粒物的磁吸式軟袋制袋用翻轉機械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解決方案為:一種磁吸式軟袋制袋用翻轉機械手,它包括由左夾手和右夾手,所述左夾手和右夾手的一端分別通過轉軸固定于夾手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手座上設有用來限制左夾手和右夾手轉動距離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左夾手和右夾手與上限位板之間以及左夾手和右夾手與下限位板之間均設置可產生令兩者相互靠近吸引力的磁吸裝置。
所述磁吸裝置包括固定于左夾手和右夾手上或固定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的由鐵磁性材料制作的磁鐵。
所述磁吸裝置包括固定于左夾手和右夾手的內部或固定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的由鐵磁性材料制作的磁鐵。
所述磁吸裝置包括分別固定于左夾手和右夾手以及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的磁鐵,左夾手和右夾手上的磁鐵與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磁鐵的磁性相反。
所述磁鐵安裝于左夾手和右夾手的內部。
所述夾手座的底端設有滑動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就在于:本發明的磁吸式軟袋制袋用翻轉機械手,在左夾手和右夾手與上限位板之間以及左夾手和右夾手與下限位板之間均設置可產生令兩者相互靠近吸引力的磁吸裝置,利用磁吸裝置的吸力對左夾手和右夾手在翻轉時的始點和終點位置進行限位,所以該種機械手可以不使用彈簧,故而也就不存在彈簧的使用壽命問題。由于磁吸裝置被裝設于夾手內部,所以該機械手可以被設計的足夠小,可以減少機械手的結構尺寸而達到設計要求。另外由于左夾手和右夾手是分開的兩個零件,因此可以將左夾手和右夾手設計為帶有一定柔性的結構,使其夾緊力保持在所需要范圍內以適應軟袋接口夾持部位存在較大尺寸誤差的情形,從而可以很好的避免軟袋接口在進入和脫離夾頭時就容易使軟袋接口脫落顆粒物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軟袋接口處于水平夾緊狀態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軟袋接口處于水平夾緊狀態時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軟袋接口處于水平夾緊狀態時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軟袋接口處于垂直夾緊狀態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軟袋接口處于翻轉狀態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左夾手???????????2、右夾手
3、轉軸?????????????4、磁吸裝置
5、上限位板?????????6、下限位板
7、夾手座???????????8、滑動座
9、軟袋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37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碼相框及其通訊方法
- 下一篇:高壓電纜網集中監控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