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護線卡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37246.5 | 申請日: | 2008-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408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04 | 分類號: | F16L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0060重慶市經***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護線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摩托車輔助部件,特別涉及一種新型護線卡。
背景技術
摩托車電控線路、剎車傳動和油門控制等都離不開大量布線,布線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影響整車的美觀,還影響到線路或拉索的使用壽命,甚至還影響車輛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現有技術中,摩托車的電控線路和拉索都是通過護線卡設置在車架或鄰近固定桿上。護線卡通過鉚接等連接方式固定設置在車架或固定桿上,將通過的電線或拉索束緊并固定。由于護線卡無法相對于車架移動或轉動,因此無法適應線路與車架桿不平行的情況,造成一定的扭矩,不但影響美觀,還會造成線路及護線卡的磨損。而且,由于護線卡是固定裝配,裝配過程復雜,工作效率低,現有技術的護線卡無法移動,對布置間距是否合理不具有適應性。
因此,需要一種新型護線卡,能夠根據安裝需要隨時調整安裝角度和安裝位置,避免在安裝后的護線卡與線路或拉索之間產生扭矩,使整車布線合理,消除由于布線問題導致的車輛靈活性和安全性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護線卡,能夠根據安裝需要隨時調整安裝角度和安裝位置,避免在安裝后的護線卡與線路或拉索之間產生扭矩,延長使用壽命,裝配簡單方便,提高安裝效率,使整車布線合理、美觀,消除由于布線問題導致的車輛靈活性和安全性問題。
本發明的新型護線卡,包括固定部和環狀結構的護線部,所述固定部為側邊開口的環狀結構,所述護線部固定設置在固定部的外側。
進一步,環狀結構的護線部側邊開口,開口間距小于所需固定的線束直徑;
進一步,所述護線部為不規則環狀結構;
進一步,固定部和護線部設置為一體,護線部的環狀結構由固定部的一部分和設置在固定部上的兩條束線側邊圍成,所述兩條束線側邊端部向內側相對收口;
進一步,所述固定部和護線部軸線平行;
進一步,固定部開口兩側分別向外折邊形成夾緊部,所述兩夾緊部分別設置夾緊螺栓孔;
進一步,束線支架由硬質橡膠制成;
進一步,所述固定部和護線部的軸向兩端邊緣呈圓弧形平滑過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新型護線卡,采用夾緊的可拆卸的方式裝配護線卡,能夠根據安裝需要隨時調整安裝角度和安裝位置,避免在安裝后的護線卡與線路或拉索之間產生扭矩,延長使用壽命,裝配靈活方便,提高裝配效率,使整車布線合理、美觀,消除由于布線問題導致的車輛靈活性和安全性問題;護線卡損壞后可以更換,不會因為護線卡的損壞而影響布線效果,并且本發明的護線卡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沿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沿A向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新型護線卡,包括由硬質橡膠制成一體的固定部1和不規則環狀結構的護線部2,固定部1為側邊開口的環狀結構,環狀結構內徑小于所要裝配的車架桿徑向尺寸,固定部1開口兩側分別向外折邊形成夾緊部11和夾緊部12,夾緊部11和夾緊部12分別設置夾緊螺栓孔11a和夾緊螺栓孔12a,裝配時,用力打開夾緊部11和夾緊部12,將固定部1套在車架桿上,通過穿過夾緊螺栓孔11a和夾緊螺栓孔12a的固定螺栓將固定部1箍緊在車架桿上,如需調整角度或位置,松掉固定螺栓,調整后再固定,使用簡單方便;
護線部2與固定部1制成一體設置在固定部1的外側,護線部2的環狀結構由固定部1的一部分與設置在固定部上的束線側邊21和束線側邊22共同圍成,束線側邊21和束線側邊22端部向內收口構成環狀結構的護線部2側邊開口,開口間距小于所需固定的線束直徑,保證線束的固定;采用不規則環狀結構,可以適用于各種橫截面的線束;當然,護線部2也可以是規則環狀結構,都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固定部1和護線部2軸線平行,安裝方便,固定線束美觀方便;固定部1和護線部2的軸向兩端邊緣3呈圓弧形平滑過渡,減小應力集中,延長護線卡的使用壽命。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隆鑫機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372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