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冷壓復合球團粘結劑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233615.3 | 申請日: | 200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07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玉林;杭祖輝;陳世剛;王仕勇;馬文清;龍勝宗;謝家福;姚春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文山斗南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技術中心 |
| 主分類號: | C22B1/243 | 分類號: | C22B1/243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53100***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粘結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冷壓方法制備冶煉用球團的新型粘結劑,更具體的定位是屬 于用冷壓方法制備含錳粉料的復合球團時需要添加的粘結劑,這種粘結劑在復合球 團制備中發(fā)揮關鍵性作用。
背景技術
我國錳礦90%左右是含錳小于30%的貧礦,一般均采用保持較粗顆粒的洗礦、 重選及強磁選等,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粉礦量逐漸增多,由于塊礦量的供應不足,客 觀上要求利用粉礦造塊。由于處理量小等原因,錳粉礦造塊多采用土法燒結,即所 謂平地吹——將礦粉和焦粉等堆在地面蓖條上,然后點火鼓風燒結。這樣的土法燒 結勞動條件差、燃耗高,微小粒度物料如電爐收塵飛揚損失大。
冶煉用球團粘結劑與應用在建筑、造紙、醫(yī)療和日常生活中的膠黏劑比較,共 同之處是它們都具有較好的黏結作用,不同之處是:膠黏劑主要性能指標是黏結體 的抗老化性。而球團粘結劑只是冷壓復合球團的一個載體,從粉料粘結成形到入爐 冶煉時間較短,主要性能指標是常溫黏結強度、抗高溫性和廉價性。其次是:1、 不顯著降低球團金屬含量;2、有害雜質含量不影響產品質量,不惡化冶煉條件, 不降低礦石還原性特別是無須額外消耗熔劑;3、使用時無害。
雖然有許多種粘結劑可供選擇,一旦綜合考慮了技術、經濟方面的因素后會發(fā) 現,很難有適合多種礦物粉料的通用型粘結劑,只能說在特定的原料條件下,選擇 那種粘結劑能較好滿足所需的冶煉工藝要求,當然對同類型礦物粉料,通用性還是 存在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冷壓復合球團粘結劑,以含錳粉料和粉煤等作 為原料,采用冷壓方法制備冶煉用復合球團。
本新型粘結劑由兩類物質混合構成:(1)以玉米淀粉、薯類淀粉為主要原料, 添加高錳酸鉀、氫氧化鈉混合;(2)以固態(tài)硅酸鈉為主要成分,添加硫酸鋁鉀、氟 硅酸鈉。第一類物質主要獲得濕球強度,滿足經壓球機到干燥窯之間皮帶運輸對球 團的強度要求。第二類物質主要獲得干球強度,滿足運輸、自動化配料對球團強度 要求,并在高溫下維持球團不破裂。
本新型粘結劑按重量百分比組成:玉米或薯類淀粉20—50%;高錳酸鉀2—5%; 氫氧化鈉5—35%;固態(tài)硅酸鈉10—40%(200目);硫酸鋁鉀5—8%;氟硅酸鈉2— 15%。
本新型粘結劑配制方法:
A、以玉米淀粉、薯類淀粉為主要原料,添加高錳酸鉀、氫氧化鈉分別按 權2所述比例、以粉狀均勻混合;
B、以固態(tài)硅酸鈉為主要原料,將固態(tài)硅酸鈉加工至200目,再添加硫酸鋁 鉀和氟硅酸鈉,分別依權3所述比例,以粉狀均勻混合;
C、將A與B二種混合物再混合,均勻后獲得干粉狀粘結劑,密封保存。
本新型粘結劑制作過程:在冷壓復合球團的混碾工序中,將干粉狀粘結劑添 加到含錳粉礦料中,在常溫下利用專用壓球設備壓制成球,經200—300℃烘干后, 可直接入電爐冶煉。所述粘結劑添加量按重量百分比為:1—3%。
所述粘結劑配制制作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加入補充水量為4-8%,讓混合 物的濕度合適為準,在壓球輥轉速5n/min、輥間壓力為80-7.5兆Pa,混碾時間: 10-15min;進行壓球;干球水分:0.83%,干燥完畢,密封儲存?zhèn)溆谩?
本發(fā)明冷壓復合球團生產技術是利用粘結劑,將礦粉等在常溫下利用專用壓球 設備壓制成球,經200—300℃烘干后直接入電爐冶煉。粘結劑在冷壓球團制備中發(fā) 揮著關鍵性作用。
本發(fā)明冷壓復合球團粘結劑與傳統(tǒng)燒結工藝相比,節(jié)省能源,降低污染。利用 此技術還可生產含碳球團,實現以煤代焦,降低還原劑成本,促進資源綜合利用。 在我國鋼鐵行業(yè)重點推廣的節(jié)能技術中,冷壓球團技術是大力推廣的技術之一。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配料
表1:配料(%)按重量百分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文山斗南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技術中心,未經云南文山斗南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團總公司技術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336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大功率超級電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