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鐓鈦合金工件新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31815.5 | 申請日: | 2008-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5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代思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雞市華西金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F1/18 | 分類號: | C22F1/18 |
| 代理公司: | 寶雞市新發明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席樹文;茍紅東 |
| 地址: | 721013***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鈦合金 工件 新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稀有金屬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鈦合金工件的加工。
背景技術
目前在熱鐓鈦合金工件普遍采用的溫度為750-850℃,較高的熱鐓溫度給鐓制工藝帶來很多困難,因此,在熱鐓鈦合金工件生產中迫切需要一種成型溫度較低的鐓制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成型溫度較低的鈦合金工件鐓制工藝,以解決現有鐓制工藝中的弊端。
具體地說,熱鐓鈦合金工件新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鈦合金棒材坯料在鐓制前經650±20℃、2±0.5小時的氫化處理達到吸氫濃度為總重量0.4~0.5%,然后溫度在500~600℃下鐓制成需要的工件。
氫化處理較佳溫度為650±5℃。
本發明優點是對鈦合金采用“吸氫增塑”方法,可以使得鐓制工件的溫度可以從750~850℃降低至500~600℃。由于鐓制溫度較低,對鈦合金的熱鐓工件工藝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吸氫增塑”方法,對鈦合金的熱鐓工件(螺栓)工藝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其工藝如下:
試驗用合金為(α+β)兩相合金BT16(Al?1.6~3%,Mo?4.5~5.5%,V4.0~5.0%)熱軋磨光棒材,其抗拉強度為784~980MPa,斷面收縮率大于40%,棒材直徑為ф10-ф18毫米。通常用冷鐓方法鐓制工件頭部,從未有成功先例。棒材坯料在鐓制前經650℃、2小時的氫化處理以便達到吸氫增塑的效果。棒材吸氫濃度為0.2、0.3、0.4和0.5%,原始棒材含氫量為0.005%,熱鐓試驗溫度為400~600℃。
通過金相分析發現,向BT16合金棒材中引入氫導致的β相的數量從初始氫含量的約23%增加到氫含量為0.5%的90%;此時α+β轉變溫度(Ac3點)從860℃下降到600℃。在200~600℃溫區(棒材組織為α+β兩相組織),合金中增氫導致屈服極限下降,這與β相數量增加和位錯活性提高有關。當溫度為200℃時,BT16合金的鐓鍛極限程εkp,對所有的氫濃度幾乎相同為50%,但含0.4%H的試樣除外。在所有試驗溫度下,含0.5%H的試樣具有最大的工藝塑性(由指數εkp評價),而含氫量為0.2-0.3%的試樣,其工藝塑性較高。在500℃和600℃,隨氫含量增加,極限塑性連續上升。在600℃,當應力為250kN時,對于所有的氫濃度都可完成工件頭部的成形,其變形程度為58%。在500℃,對于氫濃度0.3-0.4%的試樣,在300kN的應力下可完成工件頭部完整成型;對于0.5%H的試樣,應力為270KN,此時變形程度為58%。當氫濃度為0.005和0.2%、應力為300kN,工件頭部不能完全成形,變形程度相應為36%和53%。在450℃,鐓制應力大于500℃和600℃時的應力,當氫濃度由0.005%增加到0.5%時,應力大幅度地下降。當鐓制初始氫含量為0.005%的工件時,在420kN的應力下,雖然工件頭部可完全成形,但在其內部發現有延伸到金屬邊部的裂紋,與端面成45°角。
當溫度為400℃、氫含量為0.005~-0.3%,鐓制的最大應力大致與450℃相同,而氫含量0.4~0.5%所需應力盡管高于450℃,但比同一溫度(400℃)、氫含量為0.005%~0.3%所需的應力低得多。當含氫量為0.005%僅能變形50%,工件頭部不能完全成形,而當氫量為0.4%、0.5%時,工件頭部可以完全成形,所需應力低于含氫量為0.2%和0.3%的試樣。
對用工業技術(850℃熱鐓)獲得的工件頭部和氫化工件頭部的宏觀組織進行對比分析表明,對于所有的氫濃度,包括初始氫濃度都具有鐓制“十字”特征。在所有研究的氫含量(0.5%H除外)的工件頭部中都保留有來自初始棒材的纖維組織痕跡。含0.5%H工件頭部的宏觀組織原則上區別于用工業技術獲得的工件和含有0.1~0.4%H工件的組織。這些頭部組織是粒狀的,沒有任何纖維痕跡。宏觀組織的這種變化是由于氫化的BT16合金的相再相結晶所引起的。鑒于由氫引起的再結晶是在較低的溫度下發生,則保留了細晶的β-組織。
含氫0.005~0.3%的工件頭部的顯微組織為細小的α和β相,含氫量為0.4%工件頭部為粗大的初生α相,而當含氫量為0.5%時,基本上是單一的β相組織,在晶粒中,β相為片狀組織。
綜上所述,鐓制工件的溫度可以從750~850℃降低到600~500℃,此時最佳的氫含量為0.4~0.5%(重量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雞市華西金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寶雞市華西金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318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LED應急照明與通用照明組合的筒燈結構
- 下一篇:高效節能吊頂裝飾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