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陀螺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24986.5 | 申請日: | 200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87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遠洪;段瑋倩;楊巍;馬游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19/72 | 分類號: | G01C19/72;G02B6/02;G02B6/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賈玉忠;盧 紀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子 晶體 光纖 陀螺 | ||
1.一種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包含有可調窄線寬激光器(4),集成光學調制器(5),第一探測器(6),第二探測器(7),第一保偏光纖耦合器(8),第二保偏光纖耦合器(9);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一個具有透射/反射功能的光耦合模塊(11)和一個由空芯光子晶體光纖繞制的空芯光纖諧振環(12),空芯光纖諧振環(12)兩端分別與光耦合模塊(11)的輸出端c和d相連;可調窄線寬激光器(4)發出的激光通過集成光學調制器(5)分成兩等份;分別通過第一保偏光纖耦合器(8)和第二保偏光纖耦合器(9)后由光耦合模塊(11)的輸入端a和b進入光耦合模塊(11),再由光耦合模塊(11)的輸出端c和d輸出并注入空芯光纖諧振環(12)中沿順/逆時針方向傳輸;所述的光耦合模塊(11)具有透射/反射功能,使得在光耦合模塊(11)和空芯光纖諧振環(12)之間傳輸光形成順/逆時針方向的諧振,同時有部分諧振光透過光耦合模塊(11),分別通過第一保偏光纖耦合器(8)和第二保偏光纖耦合器(9)返回到第一探測器(6),第二探測器(7),根據兩個探測器上檢測到的信號,可測量順/逆時針方向諧振光的頻率差,通過檢測電路可得到載體的角速度,實現陀螺儀表的功能;
所述的光耦合模塊(11)為一種微光學組件,由分別連接光耦合模塊(11)的輸入端a和b的第一輸入普通光纖(14)和第二輸入普通光纖(15)、分別連接光耦合模塊(11)的輸出端c和d的第一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6)和第二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7)、凸球面鏡(18)和支撐結構(19)組成;支撐結構(19)支撐凸球面鏡(18)和與之相連接的四根輸入輸出光纖;輸入光分別經過第一輸入普通光纖(14)和第二輸入普通光纖(15)傳輸到凸球面鏡(18),經過凸球面鏡(18)后分別匯聚并耦合進到第一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6)和第二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7),然后進入空芯光纖諧振環(12),由第一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6)進入的光將由第二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7)輸出,經過凸球面鏡(18)的凹面反射聚焦后再次進入第一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6)端,形成順時針的多次傳輸光,由第一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6)進入的光形成順時針的諧振,同理由第二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7)進入的光也會形成逆時針的諧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其特征在于:凸球面鏡(18)的一面為曲率半徑較小的凸面、另一面為曲率半徑較大的凹面;在凸球面鏡(18)的凹面鍍有反射率大于96%,透射率小于4%的薄膜(20),實現光耦合模塊(11)的透射/反射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輸入普通光纖(14)和第二輸入普通光纖(15)、第一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6)和第二輸出空芯光子晶體光纖(17)分別與凸球面鏡(18)過主點的斜光軸重合,且分別關于凸球面鏡(18)的主光軸對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調窄線寬激光器(4)為可調DFB半導體激光器,或者采用可調窄線寬光纖激光器,其線寬小于1MHz。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光學調制器(5)實現分光和頻率調制功能,采用干涉型光纖陀螺用的Y波導集成光學調制器,在其位相調制器(13)上的調制電極加上幅度為兩倍的半波電壓、頻率可調的調制信號,以實現工作光波的頻率的微調和跟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光學調制器(5)與第一保偏光纖耦合器(8)和第二保偏光纖耦合器(9)之間,以及第一保偏光纖耦合器(8)和第二保偏光纖耦合器(9)與光耦合模塊(11)之間的連接光纖均采用保偏光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2498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