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鹽、含氯廢水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24669.3 | 申請日: | 200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3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本高;高峰;桑軍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461 | 分類號: | C02F1/461;C02F1/5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龐立志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含鹽高、高含氯廢水的處理方法,尤其是一種用電化學催化 處理高含鹽、高含氯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常會產生一類高含鹽、高含氯的廢水,如:煉廠中的 電脫鹽廢水、工業反滲透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濃水、采油過程中產生的高含鹽含油廢 水以及染料行業中的高含鹽印染廢水等。通常該類廢水的鹽含量高達幾千μs,氯離 子含量也大于1000mg/L。由于該類廢水鹽含量和氯離子含量過高,抑制了微生物的 生長,所以難于采用常規的生化方法處理;而采用絮凝、過濾、膜處理、蒸餾等方 法要么沒有效果要么成本過高,在工業上并不可行。因而,長期以來,高含鹽、高 含氯廢水的處理一直是環境治理中的難點之一。
目前,國內外關于高含鹽、高含氯廢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化方法的改進和一 些新型的催化氧化技術方面,如:
A、CN101054232A提出了一種采用好氧顆粒污泥處理高含鹽廢水的高效處理工 藝。
B、CN1328177C提出了一種懸浮態光電催化氧化處理高鹽采油廢水的方法。
C、《化工環保》2004年第24卷“光催化降解法處理含氯廢水”一文中采用光 催化的方法降解含氯廢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這些方法要么效果不好,要么成本過高,都難以進行工業化應用。因而需要 研究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來處理高含鹽、高含氯廢水,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高含鹽、高含氯廢水的處理方法,即采用電化學催化 氧化的方法處理廢水,以降低廢水的COD。
本發明的處理方法包括:使待處理的含鹽、含氯廢水進入電化學反應器中,在 反應器中加入還原態金屬離子催化劑,接通反應器陰、陽電極上的電源,使廢水中 的有機物發生氧化反應。
具體來說,本發明的處理方法如下:待處理的廢水調整至合適的pH值后進入電 化學反應器中,在反應器中加入還原態金屬離子催化劑,同時接通反應器中的陰、 陽電極上的電源。這樣,在反應器的陽極,廢水中的氯離子被氧化成氯氣,氯氣溶 解在水中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OH·自由基,從而能降解廢水 中的有機物,達到降低廢水COD的目的。反應過程中還原態金屬離子催化劑變為氧 化態的離子,在反應器的陰極,溶液中的氧化態金屬離子被還原成低價態的金屬離 子,作為催化劑繼續參與到電催化氧化反應過程中。氧化完后畢的廢水通過調節pH 值進入絮凝沉降池中進行絮凝沉淀,將廢水中固體物質沉降下來,同時通過絮凝作 用進一步降低廢水的COD,絮凝沉淀完畢后的廢水直接排放或進行下一步處理。
所說的廢水中,氯離子濃度可以為300-200000mg/L,優選500-100000mg/L, 電導率可以為500-200000μs,優選800-100000μs,COD為60-10000mg/L。
本發明中的陽極可以是SnO2/Ti、PbO2/Ti、石墨、活性碳纖維或Pt,優選 SnO2/Ti或PbO2/Ti。本發明中的陰極是金屬電極,優選不銹鋼電極。在本發明中 通入的電流強度可以是0.1—1000A,優選1—500A。
本發明中的催化劑是還原態金屬離子,優選Fe2+、Mn2+、Ni2+、Co2+、Cd2+、Cu2+、 Zn2+等金屬離子中的一種或幾種,最好是Fe2+;本發明中的Fe2+可以來自于氯化亞鐵、 硫酸亞鐵、硝酸亞鐵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來自于氯化亞鐵。
催化劑的投加量與氯離子濃度的摩爾比為10:1—1:100,優選5:1—1:20, 更優選2:1—1:5。
電化學反應器中,廢水的pH值可以是1—7,優選2—6;廢水的停留時間是 15—90分鐘,優選40—60分鐘。
絮凝沉降池中,廢水的pH值可以是6—9,優選6.5—7.5;廢水的停留時間可 以是5—600分鐘,優選10—120分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處理方法簡單,容易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246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合成橡膠生產廢水的膜處理方法
- 下一篇:氧化鋅晶體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