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富氫氣體中選擇性氧化CO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19687.2 | 申請日: | 200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385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維明;鄒漢波;陳勝洲;陳喜蓉;董新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9 | 分類號: | B01J23/89;B01J23/40;B01J23/63;C01B3/58;H01M4/9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天河廬陽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胡濟元 |
| 地址: | 510006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氫氣 選擇性 氧化 co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機化學領域,具體涉及含氫氣體的凈化。
背景技術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是利用電化學反應原理,以氫或富氫氣體為燃料,高效、無污染排放的發電裝置,最有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的電源。采用液體燃料,如甲醇、汽油等,通過攜帶的重整器轉化為氫氣,為燃料電池電動車提供燃料,解決了純氫燃料存在的車載、儲運及運輸等方面的不便。室溫下甲醇呈液態,容易運輸,能在較低溫度下(200~400℃)生成氫氣,操作簡單,含硫量小于5uL/L,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一次加注燃料的行駛里程可與傳統的內燃機汽車相媲美,它是PEMFC車載制氫合適的燃料之一。目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exchange?membrane?fuel?cell,PEMFC)電極材料一般為Pt,微量的CO會使其不可逆中毒,因此原料氣中CO的含量必須控制在100ppm以下。由于甲醇重整反應得到的富氫氣體中CO的含量高達0.5~2%,遠高于PEMFC所能忍受的水平。如何解決CO的中毒問題對推進燃料電池的實際應用具有重大的意義,向富氫氣體中充入氧氣,選擇性氧化CO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用于該反應的催化劑主要有金催化劑、鉑系催化劑和非貴金屬催化劑三類,其中金催化劑的活性溫度和PEMFC的工作溫度相當,具有濕度增強效應,對CO2也不敏感的優點。金催化劑低溫活性很高,但其對制備方法和制備條件相當苛刻,制備工藝尚不成熟,而且氯中毒也是不可忽視。采用不同的制備方法或在不同的制備條件下制得的金催化劑,Au的價態、Au的粒徑、Au與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Au在載體上的分散程度等都有較大的差異,從而其催化活性變化很大。Luengnaruemitchai在論文International?Journal?of?Hydrogen?Energy9(2004),429-435中提及Au/MnOx(Au/Mn=1/30)在130℃時轉化率為93%,選擇性為58%,Au/FeOx(Au/FeOx=1/30)在50℃時轉化率為98%,選擇性為53%。而Catalysis?today116(2006),384-390一文則闡述了Au/CeO2催化劑對富氫氣體中CO選擇性具有高活性,但催化劑的活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載體上金粒子的大小。
非貴金屬銅系催化劑中,銅催化劑具有較好活性,在螢石結構的鈰氧化物中加入活性過渡金屬氧化物(CuO),其氧化活性具有增效效應。非貴金屬催化劑雖然較低溫度具有活性,但是并不能較好脫除富氫氣體中CO。專利WOO160738?A2(2001年8月23日)提供了一系列反應溫度在25~300℃之間的CuxCe1-xO2-y(x=0.01~0.3,y≥x,x、y均為摩爾比),不過該催化劑并不能將含有1vol%CO的模擬氣中CO降至100ppm以下,同時未研究水蒸氣存在的實際轉化氣中催化劑的性能。在Applied?Catalysis?A(General)232(2002),107-120一文中,作者采用浸漬法制得了摻雜氧化釤的CuO/CeO2催化劑,在氣體配比為H2:O2:CO=97:2:1的條件下顯示出較好的CO催化性能,由于實驗研究的氣體與重整氣出入很大,尚不能反應燃料電池的實際工況。Ratnasamy等人在2004年發表于Journal?of?Catalysis?221(2004),455-465的論文中提及的CuO-CeO2-ZrO2催化劑,在溫度為175℃,O2/CO為1.25的條件下,將富氫氣體中0.49%的CO降至140ppm,不過該催化劑的轉化率和選擇性均偏低,催化劑的使用的溫度區間不足25℃。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Hydrogen?Energy,30(2005),59-66一文中,Park等人制得催化劑Cu-Ce/Al2O3在1%CO,1%O2,60%H2和38%N2氣體組成下,溫度區間為175-220℃時,轉化率>99%,但是催化劑更易失活,水和CO2的存在對其負面影響相當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大學,未經廣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196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