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介質捆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10830.1 | 申請日: | 2008-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4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利谷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沖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5B27/08 | 分類號: | B65B27/08;B65B13/02;B65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運樸;李 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介質 捆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用現金處理機等所計數的一定張數的紙幣等介質用帶子來捆扎的介質捆扎裝置。
背景技術
在銀行等金融機關的營業店內配置有被稱作出納機的大型的現金處理機,通過金融機關的人員的操作來進行現金的存入、取出處理,該現金處理機具有紙幣捆扎裝置(介質捆扎裝置),該紙幣捆扎裝置利用帶子將在處理機內部計數的每一幣種的一定張數的紙幣捆扎。
作為以往的紙幣捆扎裝置提出了如下一種方案(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即:在經軸對基部進行可旋轉地支承的旋回臂的前端設有夾緊部,在夾持位置利用上述夾緊部對從帶子供給部所供給的帶子前端部進行夾持,且以夾緊部從其夾持位置向位于大致180度的位置的待機位置移動的方式使上述旋回臂旋轉并使上述帶子遮擋輸送機構,在該狀態下將由夾持部件送來的紙幣捆(集積紙幣)的紙幣送入捆扎位置,并且利用該紙幣捆來推入上述帶子,進一步地利用輸送帶從上下對上述紙幣捆進行夾持,接著使上述旋回臂旋轉并使上述夾緊部移動到纏繞結束位置,從而將上述帶子纏繞到上述紙幣捆上,之后利用夾緊部件將上述紙幣捆夾緊并且捆緊帶子,用刀具將上述帶子剪斷,同時用接合烙鐵將上述帶子的纏繞端熱接合。
另外,還有一種技術(參照,例如專利文獻2),即:利用如下部件對紙幣捆進行帶子纏繞,這些部件分別為:拉手,其向上方拉引從收納部抽出的帶子(紙帶)以使其遮擋輸送機構;上匙狀物(spoon),其將拉引起的帶子的前端沿著紙幣捆的后端面向下方折曲;下匙狀物,其將向下方折曲的帶子進一步沿著紙幣捆的下表面折曲。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300501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0-190913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技術中卻存在以下的問題。
即,在專利文獻1所涉及的技術中,由于利用在前端設置有夾持帶子的夾緊部的旋回臂來將帶子纏繞于紙幣捆(介質捆),而且為了獲得用于將帶子兩端重合接合的接合部的距離(長度),必須增大旋回臂的旋轉范圍,因而存在機構大型化的問題。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涉及的技術中,雖然將纏繞動作分擔給拉手、上匙狀物、下匙狀物等多個部件,因此不存在裝置大型化的問題,但由于分別使多個部件動作,因此會存在部件個數增加,裝置復雜,并且價格昂貴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將解決這種問題為課題。
因此,本發明的介質捆扎裝置,特征在于,具備:供給帶子的帶子供給機構、帶子纏繞機構、將上述帶子纏繞機構旋轉的旋轉機構以及輸送介質捆的輸送機構,上述帶子纏繞機構在初始位置對由上述帶子供給機構所供給的帶子的前端部進行夾持,并利用上述旋轉機構將上述帶子纏繞機構旋轉半周且以橫切介質捆的輸送路徑的方式使其移動,來將上述帶子伸長以使其遮蓋上述介質捆的輸送路徑,利用上述輸送機構輸送來的介質捆的前端推按上述帶子,上述帶子將介質捆的表背面包蓋之后,利用上述旋轉機構將上述帶子纏繞機構再旋轉半周并再一次以橫切上述輸送路徑的方式移動,通過由上述輸送機構反方向地對上述介質捆進行輸送來將上述帶子纏繞在介質捆上并進行捆扎。
這樣形成的本發明,不僅對介質捆進行輸送,且一邊向反方向輸送一邊利用帶子纏繞機構來將帶子纏繞在介質捆上,因此帶子纏繞機構最低以能夠通過介質捆厚度的范圍的移動量就能夠實現纏繞,因此能夠縮小帶子纏繞機構的移動范圍,且能夠實現小型化,并且由于不用將帶子纏繞動作分擔給多個部件,因此不會出現部件個數增加、裝置復雜的情況,從而具有能夠以低廉的價格來實現本發明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例的概略側視圖。
圖2是表示帶子纏繞機構的立體圖。
圖3是輸送紙幣捆的輸送機構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實施例的作用的帶子輸送時的側視圖。
圖5是表示帶子纏繞機構的開閉工序的立體圖。
圖6是帶子纏繞機構的反轉動作時的側視圖。
圖7是表示帶子纏繞機構反轉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8是帶子纏繞動作時的側視圖。
圖9是表示利用帶子纏繞機構來進行帶子纏繞工序的側視圖。
圖10是帶子纏繞結束時的側視圖。
圖11是表示帶子粘結時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2是說明第一實施例的效果的圖。
圖13是表示第二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14是表示第三實施例的構成的側視圖。
圖15是表示帶子纏繞機構的立體圖。
圖16是表示第四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沖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沖電氣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108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激光雕刻的按鍵漆層
- 下一篇:蒸汽式多功能采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