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亞克力材料粘接樹脂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05305.0 | 申請日: | 2008-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428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定多;馬勇;易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天和樹脂有限公司;浙江天和樹脂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67/06 | 分類號: | C09J167/06;C09J4/06;C08J5/12;C08L33/14;A47K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亞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 梅 |
| 地址: | 201404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亞克力 材料 樹脂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亞克力材料粘接樹脂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主要應用于亞 克力材料粘接樹脂、制備方法,以及該粘結樹脂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國內外 對浴缸及淋浴房的需求急劇增大,尤其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制造的 產品遠銷歐美。傳統的鑄鐵和陶瓷型浴缸由于其價格昂貴、工藝復雜, 而新型的亞克力浴缸既有成型工藝簡單、價廉、輕質高強等優點,因 此,亞克力浴缸正逐漸取代鑄鐵和陶瓷等浴缸。
亞克力浴缸由玻璃鋼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即亞克力板材) 粘接而成,所以,和亞克力粘接層的玻璃鋼樹脂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 而現在市場上亞克力粘接樹脂多為普通的不飽和聚酯樹脂,存在以下 缺點:
1、樹脂放熱高易燒蝕亞克力板材;
2、溶劑含量高導致操作時環境氣味大;
3、收縮較大易導致浴缸尺寸性不穩定;
4、成型后由于粘接性不好而導致玻璃纖維增強層易與亞克力缸體 脫層等。
因此,市場上急需一種粘接性好、收縮低、放熱溫度較低的樹脂 來取代傳統的不飽和樹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粘接強度高、常溫下固 化快、放熱低、收縮小、溶劑揮發量少的亞克力材料粘接樹脂的制備 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亞克力材料 粘接樹脂,由A、B、C三組分混合而成,所述的A組分包括改性不飽 和聚酯樹脂,消泡劑和促進劑,B組分為填料,C組分為固化劑,各 組分按重量份計:
A組分:
改性不飽和聚酯樹脂????????????100份
消泡劑????????????????????????0~0.5份
促進劑????????????????????????0.5~2份
B組分填料?????????????????????50~300份
當A組分與B組分的混合物為100份時,C組分0.5~3份,其 中,A組分中的改性不飽和聚酯樹脂通過下述方法制備:
將多元醇和酸或酸酐混合物在160~205℃下進行縮聚反應,多 元醇與酸或酸酐的摩爾比為1∶1~1.2,具體可以為1∶1,1.02,1.05, 1.08,1.1,1.12,1.15,1.18或1.2,制成不飽和聚酯;
在苯乙烯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中 的一種或多種,充分溶解,制成苯乙烯溶液;
將制備的不飽和聚酯與苯乙烯溶液混合稀釋,制得不飽和樹脂稀 釋液,不飽和樹脂與苯乙烯溶液的質量比為1∶0.1~0.5,優選1∶ 0.2~0.3,具體可以為1∶0.2,0.22,0.25,0.28或0.3。制得改 性不飽和聚酯樹脂。
具體的,以改性不飽和聚酯樹脂為100份計,消泡劑用量可以為 0,0.05,0.1,0.15,0.2,0.25,0.3,0.35,0.4,0.45或0.5份; 促進劑用量可以為0.5,0.75,1,1.25,1.5,1.75或2份;填料的 用量的可以為50,80,100,120,150,180,200,220,250,280 或300份。
以A組分與B組分的混合物100份計,固化劑的用量可以為0.5, 1,1.5,2,2.5或3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A組分的改性不飽和聚酯樹脂中,不飽和 聚酯的制備方法為:將多元醇和酸或酸酐混合物先反應至酸值在65~ 75mgKOH/g,再減壓反應至酸值在25~35mgKOH/g,制得不飽和聚酯。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的多元醇為乙二醇、丙二醇和二甘醇, 酸或酸酐為鄰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酐 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多元醇和酸或酸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述 組分:
乙二醇????????????????10~30%
丙二醇????????????????5~20%
二甘醇????????????????10~30%
鄰苯二甲酸或酸酐??????20~50%
順丁烯二酸或酸酐??????10~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天和樹脂有限公司;浙江天和樹脂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新天和樹脂有限公司;浙江天和樹脂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053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