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溫熱溶制備高分子量魚皮膠原蛋白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04534.0 | 申請日: | 2008-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45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舜勝;吳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陳舜勝;吳緹 |
| 主分類號: | C07K1/14 | 分類號: | C07K1/14;C07K14/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干權 |
| 地址: | 201306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熱 制備 分子量 魚皮 膠原 蛋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膠原蛋白提取技術領域,是采用魚皮為原料,制取高分子量膠原蛋白,具體的說是一種低溫熱溶制備高分子量魚皮膠原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水產養殖業和加工業的迅速發展,大量魚皮等廢棄物隨之產生,如果可以加以充分利用,那可減少環境污染,提高魚類的附加值,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目前對魚皮膠原蛋白的制取方法可以分為四類:酸法浸提、堿法浸提、熱水浸提與酶法浸提。
酸法浸提和堿法浸提是用一定濃度的酸液或堿液使魚皮膠原蛋白發生部分降解,然后釋放到提取劑中。但是采用酸法或堿法提取時,膠原蛋白產生一定程度的分解,這將導致破壞生物活性,同時產生的酸性或堿性廢液會對環境會造成污染。熱水浸提膠原蛋白,提取時間長,溫度高,膠原蛋白變性嚴重,只得到明膠,應用范圍不廣。酶法提取膠原蛋白,反應耗時長,得率低,對膠原蛋白的分解程度更大,可獲得部分良好生物活性的多肽,但應用比較局限,生產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種簡易、有效提取優質膠原蛋白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用操作方法簡單、應用范圍廣的制備方法獲得膠原蛋白,滿足膠原蛋白生產的需要而發明一種低溫熱溶制備高分子量魚皮膠原蛋白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一種低溫熱溶制備高分子量魚皮膠原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1)魚皮預處理:除去魚皮上魚鱗及粘連的魚肉,洗凈并切碎待處理魚皮;(2)除去水溶性色素:將粉末活性炭、低濃度NaOH溶液和待處理魚皮按重量配比混合、浸泡、攪拌,后分離魚皮和混合液,用蒸餾水清洗魚皮;(3)除去雜蛋白:將除去水溶性色素的魚皮和NaCl溶液按重量配比混合、浸泡、攪拌,后分離魚皮和混合液,用蒸餾水清洗魚皮;(4)除去脂肪:將除去水溶性色素和雜蛋白的魚皮和異丙醇溶液按重量配比混合、浸泡、攪拌,后分離魚皮和混合液,用蒸餾水清洗魚皮;(5)干燥粗品:將除去水溶性色素、雜蛋白和脂肪的魚皮置于10℃以下的環境,進行真空干燥,即可得膠原蛋白粗制品;(6)粗品精制:將膠原蛋白粗制品和少量水置于水浴中,加熱升溫至70℃,使膠原蛋白粗制品緩慢溶解在水中,后用脫脂紗布過濾,去除不溶性色素蛋白;(7)干燥成品:將精制的膠原蛋白置于10℃以下的環境,進行真空干燥,即可得膠原蛋白成品。魚皮預處理、除去水溶性色素、除去雜蛋白和除去脂肪的工藝溫度為0~4℃。
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的吸附氣相、液相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脫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純等目的。
低濃度NaOH溶液的濃度為0.1~0.3mol/L,NaOH可以去除肌原纖維蛋白,使魚皮軟化,膠原蛋白較雜蛋白穩定,低濃度的NaOH溶液在水解去除雜蛋白時并不會造成膠原大量降解。
NaCl溶液的濃度為2.5~7.5%,一定濃度的NaCl可以使魚皮中的雜蛋白析出,有助于去除雜蛋白純化膠原蛋白。
異丙醇溶液的濃度為10~15%,異丙醇用作萃取劑,可以將魚皮中的脂肪分離出來,提高魚皮膠原蛋白的純度。
在精制膠原蛋白的過程中,膠原蛋白粗制品放入70℃以上熱水中,膠原蛋白質會立即發生熱凝固而收縮,難以溶解。以往的熱水浸提法,往往將魚皮直接置于100℃以上的高溫中浸提制取膠原蛋白,使膠原蛋白嚴重變性,生物活性隨之破壞,提取效果也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低溫去除非膠原成分,膠原蛋白粗制品在逐漸升溫中緩慢熱溶解,通過低溫干燥使部分色素蛋白凝固過濾除去,膠原蛋白進一步得到精制。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產量高,膠原蛋白變性少,制得的膠原蛋白相對分子質量大,粘度高,凝膠強度好,應用范圍廣。
[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通過以下實例作進一步闡述,但并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這種制造技術的生產工藝對于本專業的人員來說是容易實施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陳舜勝;吳緹,未經上海海洋大學;陳舜勝;吳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045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