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197007.1 | 申請日: | 200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67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峰;張群朝;王德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41/46 | 分類號: | C04B41/4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志菊 |
| 地址: | 432405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量 硅烷 膏狀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主要用于港口、海工、橋梁、碼頭、商業建筑、高速公路等混凝土的表面養護的膏狀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硅化合物有著獨特的憎水性和對水蒸汽透過性無明顯損害特點,此外,有機硅材料還具有優異的耐候性。這主要歸功于有機硅對環境(如熱、光、化學腐蝕、微生物等)具有很強的抗性。另外,有機硅材料可與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形成穩定的共價鍵。
當前的有機硅類防水材料主要為甲基硅酸醇鹽及其改性產物,甲基硅酸鹽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但易影響被處理基材的外觀,且與二氧化碳的反應速度較慢,需較長時間才能固化;在固化過程中還存在有效組分揮發的現象,造成損失和浪費。
中國專利CN1727432A也介紹了一種有機硅膏狀防水材料的制備方法,采用的是帶活性羥基基團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以陰離子(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乳化劑,先將去離子水、乳化劑、中和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將有機硅低聚物、乳化劑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水相中,剪切分散均勻。之后加入催化劑(酸性),在一定溫度下反應得到的膏狀物。這種制備方法工藝比較繁雜,且得到的產品是大分子,滲透性不太好,在表面成膜差,耐久性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分子量的具有分子結構尺寸的長鏈烷基硅烷,其滲透性明顯優于大分子量的活性羥基硅油和硅樹脂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其組分及質量配比為:硅氧烷單體:乳化劑:去離子水=70%~85%:5%~10%:10%~25%,其中硅氧烷單體為C3~C18的長鏈烷基類硅氧烷或C3~C18的烷基類硅烷偶聯劑與其它有機含功能基的硅烷偶聯劑的復配體系;乳化劑為含氟型乳化劑、Tween系列乳化劑、Span系列乳化劑、硬脂酸類乳化劑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乳化劑的復合體系。
所述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乳化劑為復合體系,以乳化劑為1來規定各種乳化劑所占的比例,其中Tween系列乳化劑:Span系列乳化劑:硬脂酸類:含氟乳化劑的質量比例為0%~30%:0%~20%:20%~100%:0%~30%。
所述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有機含功能基的硅烷偶聯劑為氨基類硅烷偶聯劑、烷基類硅烷偶聯劑、巰基類硅烷偶聯劑、含環氧基類硅烷偶聯劑、含乙烯基類硅烷偶聯劑以及苯基類硅烷偶聯劑。
本發明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的制備方法步驟是:
(1)按權利要求1給出的比例,將乳化劑加入到硅氧烷單體中,邊加熱邊攪拌,加熱到50℃~100℃,分散均勻,得到油相長鏈烷基硅烷單體體系;
(2)按權利要求1給出的比例,將20℃~90℃的去離子水在機械力的作用下加入到油相長鏈烷基硅烷單體中剪切乳化,分散均勻,得到水相長鏈烷基硅烷單體體系;
(3)待體系冷卻到結膏,體系由乳狀液變成白色的膏狀物,其結膏特征溫度為28℃-50℃。
所述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的制備方法,步驟1油相過程加熱溫度70℃-85℃。
所述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的制備方法,步驟2水相過程溫度為40℃-85℃。
所述的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的制備方法,步驟1油相過程加熱溫度為85℃。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1)、產品沒有溶劑揮發份,水乳化型的,清潔環保。(2)、生產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施工和運輸方便。(3)、產品無外加滲透劑,滲透性良好,防水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抗海水、雨水以及大氣中酸雨的侵蝕能力。
本發明是直接應用低分子量來制備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固含量高達80克以上,這種高固含量可以保證即使在施涂量比較少時也能有較高的滲透深度。
本發明得到的新型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含有交聯反應所需要的水,與通常的液體硅烷防水材料是不同的,避免了大量的硅烷在施涂于干燥混凝土時蒸發掉,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可以容易地施涂于垂直的表面、天花板以及暴露于太陽和風中的表面。本制品的再涂性也是很容易的。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具體為一種用C3-C18的長鏈烷基類硅氧烷或C3-C18的烷基類硅烷偶聯劑與其它有機含功能基的硅烷偶聯劑的復配體系制備高固含量硅烷膏狀物膏狀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970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