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離式電磁攪拌器及其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173246.3 | 申請日: | 2008-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8595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漢生;艾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電機廠 |
| 主分類號: | B01F13/08 | 分類號: | B01F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盧業強 |
| 地址: | 430000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電磁 攪拌器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冶金連續鑄造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分離式電磁攪拌器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連鑄技術的不斷發展,連鑄鋼種的不斷擴大,電磁攪拌技術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連鑄電磁攪拌(Electromagneticstirring:EMS)的實質是借助在鑄坯液相穴中感生的電磁力來強化鋼水的運動。具體地說,攪拌器激發的交變磁場滲透到鑄坯的鋼水內,就在其中感應起電流,該感應電流與當地磁場相互作用產生電磁力,電磁力是體積力,作用在鋼水體積元上,從而能推動鋼水運動。以三相旋轉磁場攪拌器為例,攪拌器相當于電機的定子,鋼水相當于電機的轉子,這樣,電磁攪拌的作用原理就可以與實心轉子異步電機相比擬。電磁攪拌器已廣泛應用于連鑄機上,特別是在澆鑄斷面較大的鑄坯如大方坯、大板坯以及澆鑄質量要求較高或易出現質量問題的鋼種時,電磁攪拌技術更加成為首選。
按照攪拌器的位置的不同,連鑄機用的電磁攪拌器可分為結晶器電磁攪拌器(Mold?Electromagnetic?stirring簡稱MEMS)、二冷區電磁攪拌器(StrandElectromagnetic?Stirring簡稱SEMS)、凝固末端電磁攪拌器(Final?Electromagnetic?stirring簡稱FEMS)。無論是結晶器電磁攪拌器、二冷區電磁攪拌器,還是凝固末端電磁攪拌器,其外型結構均為整體的圓柱體結構,其內部繞組也基本是環行的對稱結構。
對于弧型連鑄機而言,結晶器電磁攪拌器、二冷區電磁攪拌器和凝固末端電磁攪拌器都已成為成熟產品;而對于水平連鑄機來說,由于其結晶器及水平連鑄機的結構限制,現有結構的結晶器電磁攪拌器無法在水平連鑄機結晶器區進行安裝和拆卸,故到目前為止,可用于水平連鑄機結晶器區的電磁攪拌器還沒有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電磁攪拌器整體裝卸困難及水平連鑄機結晶器區無法使用電磁攪拌器的問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實施容易的分離式電磁攪拌器、該分離式電磁攪拌器還能夠滿足水平連鑄機的結晶器區的電磁攪拌性能要求。
本發明的一種分離式電磁攪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圓筒形的上部(1)和與之相對應的大小相同的半圓筒形的下部(2)以及分別由上部(1)的底部和下部(2)的頂部向外突出、水平延伸形成的上連接部(3)和下連接部(4),所述的上部(1)和下部(2)分別包括外殼(5)、內筒(6)、鐵芯(7)和線圈繞組,所述外殼(5)套設于所述內筒(6)的外部,所述外殼(5)和內筒(6)分別在其端部與蓋板(8)連接,使外殼(5)和內筒(6)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內腔,鐵芯(7)和線圈繞組處于該內腔中,鐵芯(7)固定在外殼(5)的內壁上,鐵芯(7)上有突出的磁極(9),所述線圈繞組均勻纏繞在鐵芯磁極(9)的外部,所述上連接部(3)和下連接部(4)通過法蘭連接將上部(1)與下部(2)緊密對接形成圓筒形的分離式電磁攪拌器。
分離式電磁攪拌器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式電磁攪拌器用作水平連鑄機的電磁攪拌器,被安裝在水平連鑄機的結晶器(10)的外部,所述結晶器(10)與所述分離式電磁攪拌器同軸。
本發明改變了傳統的電磁攪拌器的一體式結構,解決了現有水平連鑄機結晶器區無法使用電磁攪拌器的問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實施容易的分離式電磁攪拌器、能夠滿足水平連鑄機的結晶器區的電磁攪拌性能要求,可有效地改善連鑄坯表面、皮下和中心質量,提高水平連鑄坯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分離式電磁攪拌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未裝蓋板時的分離式電磁攪拌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分離式電磁攪拌器的圖1的A向的局部剖視圖。
圖4為分離式電磁攪拌器被安裝在水平連鑄機的結晶器外部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部??2.下部??3.上連接部??4.下連接部??5.外殼
6.內筒??7.鐵芯??8.蓋板??????9.磁極??????10.結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電機廠,未經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電機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732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