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轉浸出器轉子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158007.0 | 申請日: | 200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86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麗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麗軍 |
| 主分類號: | C11B1/10 | 分類號: | C11B1/10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存海 |
| 地址: | 271500山東省東平縣縣***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浸出 轉子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油脂加工業用的浸出設備,直接涉及平轉浸出器。?
背景技術在油脂加工行業,采用浸出工藝提取油脂由于出油率高、應用范圍廣,因而被廣泛采用,適合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及棉籽油的提取加工。而現有浸出工藝中,采用平轉浸出器作為浸出設備仍是各廠家生產實踐中的首選,因為該設備是在機體內主要設置一臺大轉子構成,結構相對簡單、便于維護、操作。然而該設備也與其它類型的浸出設備一樣,在粕料被噴淋過程中,常因粉末度和水分偏高等因素使滲透性降低,從而導致浸出格內料面上的混合油向相鄰浸出格溢流的問題,最終造成成品料粕含殘油量高,使浸出工藝的高出油率性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為解決這一問題,目前較為常見的做法就是安排工作人員輪流值守觀察,一旦發現溢流現象及時關閉噴淋泵噴淋,這樣一來,又使粕料不能得到充分噴淋,減少了粕料與溶劑接觸的概率,也就降低了對粕料油分的提取率。然而除此之外各生產廠家也未能發現更好的解決辦法。1998年8月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油脂制取及加工技術》一書,在第175頁曾經做過這樣的闡述:“經常注意料層滲透是否正常,如發生料面混合油有溢流現象,應及時找出原因,設法排出,保證生產正常進行。”除此之外也未見到更具操作性的指導性建議。?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平轉浸出器轉子,它能有效地解決現有平轉浸出器轉子存在的在粕料被噴淋過程中、常因粉末度和水分偏高等因素使滲透性降低、從而導致浸出格內料面上的混合油向相鄰浸出格溢流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平轉浸出器轉子具有繞中心軸環形排列的浸出格,各浸出格之間沿徑向設置立式隔板,沿各浸出格內側設置連續一體的立式環形內擋板,沿各浸出格外側設置連續一體的立式環形外擋板,在所述立式環形外擋板上、相應于每個浸出格、低于立式隔板上邊沿線設?置溢流孔,溢流孔上設置篩網。?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溢流孔上設置30-120目網孔的篩網。?
本發明由于在轉子的立式環形外擋板上、相應于每個浸出格、低于隔板上邊沿線設置了溢流孔,同時在各溢流孔上設置了篩網,因而當本發明工作時,一旦浸出格中的粕料出現滲透不暢,料面上的混合油將會在轉子的立式環形外擋板的相應溢流孔中溢出,并流向所轉到的相應位置浸出格下方的集油格中,從而為各噴淋管從所連通的集油格中分別抽取含不同比例溶劑的混合油,并向轉到上一級集油格上方的浸出格有序噴淋提供了保障,避免了含不同比例溶劑的混合油漫過浸出格隔板在粕料上方造成溢流后的大混合。?
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平轉浸出器俯視位置的結構原理圖,圖1也是包含本發明的平轉浸出器俯視位置的結構原理圖,圖2是本發明平轉浸出器轉子外表面的展開圖,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圖1示出的是現有技術平轉浸出器的俯視位置的結構,圖1示出的也是包含本發明在內的平轉浸出器的俯視位置的結構,圓筒形殼體3內安裝轉子,轉子靠中心軸7帶動,環繞中心軸7均布18只浸出格8,各浸出格8之間沿徑向設置立式隔板6,沿各浸出格8內側設置連續一體的立式環形內擋板5,沿各浸出格8外側設置連續一體的立式環形外擋板4,立式環形內擋板5與立式環形外擋板4的頂端均高出立式隔板6的頂端在20-40厘米,轉子工作時順時針旋轉,底部設置I、II、III、IV、V、VI共六只集油格,在初級浸出格8工位上方設置粕料進口2,在末級浸出格8工位下方設置料粕出口1。第VI集油格收集的混合油通過提油泵經各自的噴淋管由噴頭向位于第V集油格上方的浸出格8噴淋;第V集油格收集的混合油通過提油泵經各自的噴淋管由噴頭向位于第IV集油格上方的浸出格8噴淋;依此類推。而第I集油格收集的混合油進行油溶分離后,僅將溶劑用泵打入位于第VI集油格上方的浸出格8進行噴淋;料粕出口1上方的浸出格8不進行任何噴淋。?
圖1所示現有技術的平轉浸出器工作時,當某一浸出格8內的滲透不暢時,混合油在料上面立式隔板6處產生溢流。?
圖1仍然表示了含有本發明在內的平轉浸出器的俯視位置的結構,圖2示出了本發明平轉浸出器轉子外表面的展開結構,結合圖1、圖2,立式環形外擋板4上、相應于每個浸出格8、低于立式隔板6上邊沿線9設置溢流孔10,溢流孔10上設置篩網11,篩網11優先選用30-120目的網孔。?
結合圖1、圖2,當某一浸出格8內出現滲透不暢,混合油會首先從浸出格8外部的立式環形外擋板4的溢流孔10溢向所在工位下方的相應集油格內,同時每個工位的浸出格8內的粕料仍能得到含常規比例溶劑的混合油的噴淋。?
實踐中,浸出格8的數目及集油格的數目并不限于所列舉的數目,可根據設備型號的不同具體選擇,噴頭數量及布局也是根據生產需要選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麗軍,未經王麗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580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