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袋及氣袋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149259.7 | 申請日: | 2008-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969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01 |
| 發明(設計)人: | 漆畑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21/16 | 分類號: | B60R21/16;B60R21/2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志誠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袋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車輛沖撞時通過展開氣袋來保護乘客的氣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作為氣袋已知的有如下形成的氣袋,即,使用從展開時接住乘客的底面部用基布的上下端部分別一體地延伸出上面部用基布及下面部用基布,并且從這些上面部用基布、下面部用基布及底面部用基布的各兩側邊緣部分別一體地延伸出上部側面部用基布、下部側面部用基布、底部側面部用基布的氣袋用基布,通過分別結合三對側面部用基布的相互相鄰的邊而形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270756公報)。
在該專利文獻1中,首先,以將下面部用基布重疊在底面部用基布上的方式折回下面部用基布及下部側面部用基布,并結合下部側面部用基布及底部側面部用基布的互相重疊的邊彼此。然后,將包括下部側面部用基布的未結合的邊的下面部用基布以下面部用基布彼此重疊的方式折回,以將上面部用基布重疊在下面部用基布上的方式折回上面部用基布及上部側面部用基布,并結合上部側面部用基布及底部側面部用基布的互相重疊的邊彼此。之后,以底面部用基布彼此重疊的方式折回底面部用基布及底部側面部用基布,并結合上部側面部用基布及下部側面部用基布的互相重疊的邊彼此,從而制造氣袋。
然而,在這種現有技術中,由于通過將折回氣袋用基布并結合重疊的基布的邊彼此的工序反復進行三次,并且分別個別地結合上部側面部用基布、下部側面部用基布及底部側面部用基布的相互相鄰的邊來形成氣袋,因此結合作業耗費時間,難以提高制造效率。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夠提高制造效率的氣袋及其制造方法。
方案1記載的發明是一種氣袋,其特征是,具備:具備:沿著從前端部向基端部延伸的第一結合線結合并形成為封閉截面狀的周面部,設在上述周面部的上述第一結合線用的結合部,與上述周面部的前端部連接并接住人體的支撐面部,以及將上述支撐面部和上述周面部結合的第二結合線;上述第二結合線與上述第一結合線相交,并沿該結合部的寬度方向橫切上述結合部。
方案2記載的發明是在方案1記載的氣袋中,具備主體部,該主體部具有上述周面部、上述結合部、上述支撐面部和上述第二結合線。上述主體部結合氣袋用基布而形成,該氣袋用基布具備形成上述周面部的一對周面用基布部和形成上述支撐面部的一對支撐面用基布部。上述氣袋用基布具備在展開為平面狀的狀態下沿著上述第一及第二結合線的互相重疊的一對被結合線。上述氣袋用基布具備在疊合了上述一對被結合線的狀態下,疊合上述一對周面用基布部而形成的雙重周面用基布構造,以及與上述雙重周面用基布構造鄰接并疊合上述一對支撐面用基布部而形成的雙重支撐面用基布構造。已疊合的上述一對被結合線分別具備第一被結合線、一對第二被結合線和一對第三被結合線;上述第一被結合線設在上述雙重周面用基布構造上,并以形成上述第一結合線的方式結合已疊合的上述一對周面用基布;上述一對第二被結合線設在上述雙重周面用基布構造上,并與上述第一被結合線相交,以形成上述第二結合線的方式結合一個周面用基布部和一個支撐面用基布部,并以形成上述第二結合線的方式結合另一個周面用基布部和另一個支撐面用基布部;上述一對第三被結合線設在上述雙重支撐面用基布構造上,并分別與上述一對第二被結合線相交,并且分別與各第二被結合線重疊。若將一條第二被結合線與一條第三被結合線的交點設為點A,將另一條第二被結合線與另一條第三被結合線的交點設為點B,;將上述一條第三被結合線與上述雙重支撐面用基布構造的疊合端邊緣即虛擬軸線的交點設為點C,將上述另一條第三被結合線與上述虛擬軸線的交點設為點D;將通過點A且與線段AB垂直的直線與線段CD的交點設為點E,將通過點B且與線段AB垂直的直線與線段CD的交點設為點F;將以點A為中心使直線AE旋轉了角度α的直線與線段CD的交點設為點G,將以點B為中心使直線BF旋轉了角度β的直線與線段CD的交點設為點H;將相對于直線AE位于點B的相反一側的區域,且在與點A之間形成的線段與線段AG長度相同的點設為點I,將相對于直線BF位于點A的相反一側的區域,且在與點B之間形成的線段與線段BH長度相同的點設為點J;在以點A為中心使直線AE旋轉了角度γ的直線上,將將滿足以下公式(I)的點設為點K
(AI)2×(cos2α)=(AK)2-(IK)2+2×(AI)×(AK)×(sinα)×(sinγ)????????...(I)
在以點B為中心使直線BF旋轉了角度δ的直線上,將滿足以下公式(II)的點設為點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富拉司特株式會社,未經日本富拉司特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4925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機控制器和電力轉向設備
- 下一篇:車輛內部照明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