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巨厚層滑坡預應力錨索抗滑隧道施工方法及防治新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147991.0 | 申請日: | 200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6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何思明;羅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1/04;E21D11/38;E21D20/00;E21D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啟龍 |
| 地址: | 610041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巨厚層 滑坡 預應力 錨索抗滑 隧道 施工 方法 防治 結構 | ||
1.一種巨厚層滑坡預應力錨索抗滑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驟依次進行:
a)、依據巨厚層滑坡進行現場考察、測繪及其工程地質勘察,查清滑坡成因、控制因素、確定巨厚層滑坡滑動面所在的位置、滑面形狀、埋深、地下水情況以及滑動面物理力學指標;
b)、根據巨厚層滑坡勘察資料,進行各種工況組合下的滑坡穩定分析,滑坡推力計算,優化預應力錨索抗滑隧道在滑坡體內布設的空間位置;
c)、進行預應力錨索抗滑隧道設計:根據最不利荷載組合條件下的滑坡推力計算結構及其空間布設位置,進行預應力錨索抗滑隧道設計,設計內容包括:隧道布設數量、隧道截面尺寸、埋設深度;預應力錨索間距、數量、深度;排水孔間距、孔徑、深度;
d)從坡體兩側逐段施工,分段長度盡可能小,避免因施工不當誘發坡體變形破壞,并通過全過程監測,信息反饋,不斷優化設計,實現動態設計、動態施工;
e)、預應力錨索抗滑隧道的施工
隧道開孔形狀為矩形帶拱形,隧道成孔后,在隧道的靠山側現場澆筑鋼筋混凝土肋柱(4)且在地面現場澆筑鋼架混凝土地梁(3),隧道孔內其它部分現澆鋼架混凝土襯砌;
f)、隧道內混凝土構筑物經養護完全凝固后,在鋼筋混凝土肋柱(4)和鋼筋混凝土地梁(3)上布設一列預應力錨索(8、9)、且錨索穿過山體滑動面(2),并錨固于穩定、堅硬巖層中,以達到加固滑坡體的作用;
g)、在隧道的頂拱布置排水孔(6),排水孔呈放射狀設置,同時在隧道底部布置排水溝(7),以匯集由排水孔來的滑坡體內的地表水,并將其排出隧道,減少地下水對滑坡體的不利影響。
2.一種巨厚層滑坡預應力錨索抗滑隧道結構,隧道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帶拱形,其特征是:所述隧道的靠山側澆筑有鋼筋混凝土肋柱(4)且在底面澆筑有鋼筋混凝土地梁(3),隧道內其余部分現澆有混凝土襯砌;鋼筋混凝土肋柱(4)和鋼筋混凝土地梁(3)上布設有一列預應力錨索(8、9),且錨索穿過山體滑動面(2),錨固于穩定、堅硬巖層中;隧道的頂拱設置有放射狀排水孔(6),隧道的底面設置有用于將由排水孔匯集來的滑坡體內的地表水排出隧道的排水溝(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479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