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147807.2 | 申請日: | 2008-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2378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0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文勵;陶鵬萬;廖炯;毛震波;馬磊;古共偉;王曉東;陳耀壯;曾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C07C7/1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明芳;劉雪蓮 |
| 地址: | 610041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燃性 氣體 混合氣體 催化 脫氧 工藝 | ||
1.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在反應系統中,使原料混合氣體中的可燃性氣體與氧在含有催化劑的催化反應器中反應而達到脫氧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反應器為多個串聯絕熱反應器或者一個多層絕熱反應器;在多個串聯絕熱反應器中,最后一個絕熱反應器為主反應器;在多層絕熱反應器中,最末層的催化劑層為主反應層;從多個串聯絕熱反應器的第一個絕熱反應器或多層絕熱反應器的第一催化劑層進入的原料混合氣體在進入前先與循環氣混合并經過預熱后再進入反應器;從非第一個絕熱反應器或非第一催化劑層的其它各反應器或其它各催化劑層進入的原料混合氣體不需預熱,直接進入或與循環氣混合后進入反應器;所述的原料混合氣體中氧的含量為4~12%,所述的循環氣是由反應系統出來經洗滌、冷卻后的產品氣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為煤層氣或沼氣或垃圾填埋氣,其含有的主要可燃性氣體為甲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劑是能催化甲烷與氧進行化學反應生成水與二氧化碳的催化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劑具有下述特性:其起始反應溫度在150~450℃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串聯絕熱反應器為2至4個串聯絕熱反應器,所述的多層絕熱反應器為2至4層絕熱反應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串連絕熱反應器或多層絕熱反應器中,進入各催化劑層的氣體的溫度為起始反應溫度150~450℃,多個串連反應器中,進入第一個反應器的氣體是經過換熱器預熱到起始反應溫度的,而進入其它各反應器的氣體不經過預熱,但與前一反應器出來的高溫氣體混合或混合后達到溫度為起始反應溫度150~450℃;在多層反應器中,進入第一層催化劑的氣體是經過換熱器預熱到反應溫度的,而進入其它各層催化劑的氣體不經過預熱,但與前一催化劑層出來的高溫氣體混合或混合后達到為起始反應溫度150~45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串連絕熱反應器或多層絕熱反應器中,催化劑層最高溫度不超過催化劑所容許的最高溫度;對于第一個反應器或第一層催化劑,通過控制進入反應器氣體的氧含量來達到;對于非第一個反應器或非第一層催化劑是通過控制高溫氣體混合后的氣體的氧含量來達到。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可燃性氣體的混合氣體催化脫氧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串連絕熱反應器或多層絕熱反應器中,通過調節原料混合氣體與循環氣的混合比例來控制進入反應器氣體的氧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未經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4780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富含脂肪酸的海洋微藻誘變育種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吸附分離石腦油中芳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