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四及更重組分的轉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140897.2 | 申請日: | 2008-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35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武;劉昱;施磊;喬立功;張潔;梁龍虎;陳香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4/06 | 分類號: | C07C4/06;C07C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3***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分 轉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甲醇、乙醇、二甲醚、C4~C10醇化合 物或其混合物等)為原料,在生成以低碳烯烴為主要生成物流(主要是乙烯和 丙烯)的連續反應和再生過程中,副產物碳四及更重組分(C4+)進一步反應制 取乙烯和丙烯的方法。
背景技術:
輕質烯烴(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輕質芳烴(苯、甲苯、二甲苯)是石 油化工的基本原料。目前乙烯生產主要依靠輕石腦油原料的管式爐水蒸氣裂解 工藝。由于原油資源的短缺和價格的日益提高,石腦油資源已經越來越顯得不 足,低碳烯烴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國內外正積極開發原料來源更豐富的乙烯 生產路線,有機含氧化合物原料經金屬改性的SAPO類型小孔磷硅酸鋁氧化物分 子篩的催化作用,可生成以乙烯、丙烯為主的反應產物,正受到國內外的廣泛 的重視,處于工業化階段。
以甲醇或二甲醚為代表的含氧有機化合物是典型的含氧有機化合物,主要 由煤基或天然氣基的合成氣生產。用以甲醇為代表的含氧有機化合物為原料生 產以乙烯和丙烯為主的低碳烯烴工藝目前主要有美國UOP公司的MTO技術(主 要專利是美國專利USP6166282、USP5744680;中國專利ZL00137259.9)、美國 ExxonMobil公司的MTO技術(主要專利是USP6673978、USP6717023、USP6613950; 中國專利ZL00815363.2、ZL00802040.x、ZL03821995.6)、MTP工藝(EP0448000A、 DE233975A1)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的DMTO技術(ZL96115333.4、 ZL92109905.3)。
含氧化合物(當前典型采用的是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藝(MTO)的反應特 點是快速反應、強放熱、且醇劑比比較低,是在連續的反應-再生的密相流化床 反應器中進行反應和再生。反應生成的富含乙烯和丙烯等低碳烯烴的高溫油氣, 需要進行急冷和水洗,除去其中催化劑和降溫后,送往下部烯烴分離系統進行 分離。MTO工藝裝置的目的產品是乙烯和丙烯,副產品液化氣、C5以上組分和燃 料氣,其中C4+的碳基收率為10%左右。如何將這部分低值產品轉化為高附加值 的乙烯和丙烯,一直是擺在廣大科研和工程設計人員面前的課題。
近年來,“甲醇制烯烴工藝(MTO)”已成為業內人士研究的熱點和重點。人 們從加工流程、催化劑、工藝條件以及設備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探 索,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但有關如何將MTO工藝產物中的副產品C4及更重的 組分(C4+)轉化為高附加值的乙烯和丙烯文獻報道不多。
WO200320667專利披露了一種OTO工藝,該發明介紹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沸 石催化劑,第一種催化劑為ZSM-5,第二種催化劑為10元環的分子篩(ZSM-22、 ZSM-23、ZSM-35、ZSM-48等)。ZSM-5可以視為改性的,磷改性的或蒸汽改性的, 微孔體積不低于50%(與未經蒸汽改性的ZSM-5相比)。含氧化合物原料分別在 兩個獨立的反應器中與這兩種催化劑接觸。含氧化合物與第一催化劑接觸形成 烯烴產物,分離出含丁烯的物流中丁烯含量最少為20w%,將其與第二催化劑接 觸形成第二烯烴產物。
US604917、US20040102667和US5914433專利均涉及低碳烯烴生產中提高乙 烯和丙烯產率的工藝。將產物中C4烯烴、C4+烯烴或更重的碳氫化合物組分進行 轉化,可以大大提高乙烯和丙烯的產率。
US604917專利涉及的工藝可以用于乙烯裝置、催化裂化裝置以及MTO工藝 裝置。將乙烯和丙烯分離回收后,部分剩余的重質碳氫化合物可以回到反應區 進一步轉化,或者進行齊聚得到高價值的下游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經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408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抗壓性無毯痕造紙毛毯
- 下一篇:一種氫氧化鈰納米棒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