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缸套材質的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123672.6 | 申請日: | 2008-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174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韋星野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星野 |
| 主分類號: | C22C33/04 | 分類號: | C22C33/04;F02F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3100江蘇省淮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缸套 材質 控制 方法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缸套材質控制方法,它適用于船舶發動機、汽車發動機、拖拉機、農業機械發動機、機車、工程機械等發動機氣缸套的制造。
背景技術
氣缸套是發動機主要部件之一,材質直接決定其使用性能。在實際生產制造中,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范圍較寬,根據氣缸套大小、壁厚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同,再則由于熔煉的設備和方法不同,元素在熔煉過程中的燒損也不同,因此化學成分很難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化學成分是金相組織好壞的關鍵,直接影響發動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種氣缸套材質控制方法,并對鐵液的出爐溫度、鐵液的孕育處理和澆注后凝固冷卻速度進行了有效的控制。使氣缸套達到高強度、耐磨性強,機械性能優越等特點。本發明對金相組織和硬質相控制采用石墨的控制C、Si取上限、硬質相元素B、P應控制在中線、Mn、Cu、Mo呈中性控制在中線、Cr、Ti、Sb呈強性控制在下限、C、Si控制在中線、孕育處理、鐵液出爐溫度應控制在1460℃以上、凝固冷卻速度與游離鐵素體控制。
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抗拉強度高、機械性能優越、耐磨性強,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的工藝圖。
具體實施方式
(1)石墨的控制,C、Si是影響石墨的主要元素。C、Si取上限,鐵液出爐溫度高、孕育效果好或凝固速度延緩等易形成1級石墨;反之易形成過冷石墨,出現3級、4級石墨。
(2)硬質相元素B、P應控制在中線。對P要求上限時,P不宜偏低,因為P有助于鐵液流動性提高和硬質相的形成。硬質相元素偏高易出現聚集裝、枝晶狀、塊度大和萊氏體;硬質相硬度偏低,分布(網孔)數量不好。
(3)合金化元素Mn、Cr是促進珠光體形成的關鍵元素、促進硬質相均勻析出。Mn、Cu、Mo呈中性,Cr、Ti、Sb呈強性,中性合金化元素效果較好,但成本較高,強性合金化元素效果明顯,但易促進滲碳體和萊氏體的形成。
(4)石墨化元素C、Si采用調整石墨化元素的含量來控制硬質相的形成是一個最基本、最經濟的手段。石墨化元素C、Si低,易產生滲碳體和萊氏體;反之,不利于珠光體形成,組織粗大,硬質相形成不好。
(5)孕育處理,氣缸套的鑄造通常都進行孕育處理,因為孕育對材質影響非常大。孕育應注重孕育效果,孕育效果的好壞可通過原鐵液和孕育鐵液的三角試片作對比試驗。孕育應從鐵液溫度、孕育方式、孕育劑的質量和孕育的滯留時間把關。孕育效果好,鑄件組織致密,石墨形態和硬質相分布(網孔)也好,可消除滲碳體和萊氏體。
(6)鐵液出爐溫度應控制在1460℃以上,溫度的保證為孕育提供了前提條件,有利于硬質相的形成。鐵液溫度低,硬質相易出現聚集、枝晶、滲碳體、萊氏體及塊度大。
(7)鐵液氣缸套凝固冷卻速度過快,硬質相易出現枝晶、滲碳體。
(8)游離鐵素體應控制石墨化元素,特別是Si不易過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星野,未經韋星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236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脲醛樹脂助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制備薯蕷皂苷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