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印版安裝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99335.8 | 申請日: | 2008-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52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河內靖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京機械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B41F27/06 | 分類號: | B41F27/06;B41F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楊光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將要卷繞安裝于輪轉印刷機的印版滾筒上的薄板狀印版向印版滾筒安裝時,將在印版滾筒旋轉方向上先行的一側和后行的另一側這兩側固定在印版滾筒上的印版安裝裝置,尤其涉及在印版滾筒周面開口設置的與軸平行的槽的一側緣鉤住形成在所述印版的所述先行側上的折彎部、并且將所述后行側向槽內牽引,從而將印版固定于印版滾筒的印版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關于所述這種印版安裝裝置,已知各種各樣的構成。?
其中,公知有下述的裝置,具備:在印版滾筒周面具有開口部、且相對印版滾筒的軸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狀為大致圓形的槽,和能夠在該槽內角位移、且設有可鉤住設置在印版的后行側的折彎部的鉤接部的角位移軸即牽引機構,使形成在印版的先行側的呈銳角的彎曲角度α度的折彎部的里面,接觸并鉤住在所述開口部的一側緣相對于印版滾筒周面的切線傾斜銳角角度α度、與印版滾筒的周面一起形成所述開口部的一側緣的壁面,并且在印版的后行側形成鉤住牽引機構的折彎部,在所述槽內通過軸角位移機構使牽引機構向規(guī)定的方向角位移,所述牽引機構的鉤接部鉤住形成在印版的后行側的所述折彎部,通過所述軸角位移機構具有的彈簧等彈性部件對所述牽引機構向所述規(guī)定的角位移方向施加彈力,用所述彈力牽引印版的后行側,從而將印版安裝到印版滾筒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125180號公報))。?
以下,一邊參照圖5至圖8,一邊更加詳細地說明所述公知的印版安?裝裝置。圖5是剖切表示軸角位移機構和牽引機構的一部分的說明圖,圖6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印版安裝裝置的要部的剖視圖,圖7是從里側看到的在先行側以及后行側形成有折彎部的印版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膠版輪轉印刷機的印版印版滾筒附近的滾筒排列的說明圖。?
膠版印刷所用的印版,一般是0.3mm左右厚度的鋁制板材,使其與印刷機的印版滾筒A的周面緊貼地安裝。而且,在該印版20上,設有分別彎曲印版先行側21和印版后行側23而形成的先行側以及后行側的折彎部22以及24。?
先行側折彎部22,以銳角的彎曲角度α度向里面?zhèn)葟澢纬?。另外,后行側折彎?4形成為,以鈍角向里面?zhèn)葟澢M而其前端附近以剖面為V字狀的方式向里面?zhèn)葟澢蔀閂字狀部,并鉤住后述的爪61。?
另外,上述的各折彎部22、24的折線部,為了在彎曲加工時以及印刷過程中不會在版材上產生龜裂而使折線部的內側成為適度的半徑r的曲面。另外,在兩折彎部22、24上,為了將印版20定位于印版滾筒A的軸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而設有與設置于槽1內的沒有圖示的銷嵌合的切口部25、26。?
另一方面,在印版滾筒A上,設置在周面上具有與軸平行的開口部10的至少一個槽1。該槽1是具有與印版滾筒A的軸心平行的中心線的內徑f適宜的大致圓筒形的空間,在印版滾筒A的周面具有開口寬度g比內徑f窄的所述開口部10。而且,通過從作為開口部10的一緣且為朝向印版滾筒A的旋轉方向的緣的先行側開口緣11向槽內切除槽1的圓筒內面的一部分,而設有平坦的壁面12。該壁面12,在先行側開口緣11處相對于印版滾筒A的周面的切線呈銳角α度。另外,所述先行側開口緣11的棱部,以成為與上述印版的折線部的內側曲面的半徑r相等的半徑r的圓弧表面(剖面為圓弧的表面)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槽1的圓筒形空間中,插入有角位移軸60,其與槽1的圓筒面的間隙極小,且是可角位移的圓柱狀、一部分沿著軸方向被切去。在該角位移軸60上,設有可鉤住設于印版20的后行側23上的后行側折彎部24?的V字狀部的鉤接部即爪61,由角位移軸60和爪61構成牽引機構6。?
角位移軸60,至少一端部比印版滾筒A的軸方向側面向印版滾筒外側突出,在該突出部設有使角位移軸60角位移的軸角位移機構5(參照圖5)。?
軸角位移機構5,具備:固定于比印版滾筒A的側面向印版滾筒外部突出的角位移軸60上的環(huán)51,一端安裝于該環(huán)51的、由彈簧材料制成的平板狀的桿52,和固定該桿52的鉤件55。在將印版20卷繞在印版滾筒A的周面上后,操作桿52從圖5的桿位置a所示的開始位置到桿位置b所示的關閉位置,從而使角位移軸60的爪61鉤住印版20的后行側折彎部24,進而將桿52彎曲下壓至圖5的桿位置c,從而在設置在桿52上的方孔53中鉤住能夠以軸54為中心擺動地設置的鉤件55的顎部56以固定桿52。于是,桿52從桿位置b彎曲至桿位置c所蓄積的力經由環(huán)51、角位移軸60對爪61施加將所述后行側折彎部24向印版滾筒A的旋轉方向的相反方向牽引的力,該牽引力和作用于印版20的張力成為平衡狀態(tài)。軸角位移機構5如此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京機械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東京機械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93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