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使得計算機具有高可用性的方法和計算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8727.2 | 申請日: | 2008-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3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劍鳴;黃劍;向哲;金凌;夏寅賁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16 | 分類號: | G06F11/16;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小臨 |
| 地址: | 美國紐***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使得 計算機 具有 可用性 方法 計算機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容錯計算機系統,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如何使得計算機具有高可用性的方法和計算機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計算機系統經常會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各種故障,使得用戶不能及時地完成相關的工作。計算機系統的這種故障被稱為不可用性。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一直在為克服計算機系統的各種情況的不可用性進行努力,以便使得計算機系統具有較高的可用性,或者說使得計算機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具有高可靠性以及低故障率。?
為此,本領域中常用的方法就是為執行任務的主計算機配備一臺備用計算機。主計算機執行用戶所請求的任務并將其所執行的各種操作告知備用計算機,以便在主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備用計算機能夠接管主計算機所需提供的服務。這樣,提供給用戶的服務不會因為主計算機的硬件故障而中斷。但是,這種容錯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在兩臺計算機中安裝特定的計算機硬件或者需要修改計算機的操作系統,這為那些不需要面對容錯問題的用戶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為此,一種現有技術提出了在兩臺物理機上構建多個虛擬機,兩臺物理機上的虛擬機互為備份,通過虛擬機監視器獲取虛擬機的I/O操作,并通過硬件支持的RR(恢復)寄存器記錄指令執行的數量,從而執行操作的備份。在其中一個物理機的故障消除后,RR寄存器清零,使得主虛擬機與備份虛擬機進行同步。盡管這種方案解決了用戶在成本以及操作程序的更新和修改方面的問題,但是其同步的速度并不能令用戶滿意。?
另一種現有的容錯計算機系統是通過在兩臺物理機中構建主虛擬機以及仆虛擬機,利用兩個虛擬機之間的同步進行雙機熱備,從而實現容錯的目的。其中,虛擬機之間通過同步操作來實現虛擬機的同步。這種現有技術要求仆虛擬機復制主虛擬機的所有操作,即虛擬機之間頻繁地處于同步觸發狀態,這使主虛擬機在實現虛擬機同步方面花費太多資源(CPU等),相應地減少了主計算機執行主要任務所需要的資源,影響了主計算機的主要性能。?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技術問題的途徑。具體而言,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使得計算機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統以及方法。?
發明內容
總體而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使得計算機具有高可用性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主虛擬機容器的主計算機以及具有仆虛擬機容器的仆計算機;在所述主虛擬機容器和仆虛擬機容器上分別運行主虛擬機和仆虛擬機;以及通過主計算機和仆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信道,以I/O指令作為要被發送的指令的邊界從主虛擬機向仆虛擬機發送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主虛擬機和仆虛擬機同步。?
相應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使得計算機具有高可用性的計算機系統,該系統包括:具有主虛擬機容器的主計算機和具有仆虛擬機容器的仆計算機、分別在所述主虛擬機容器和仆虛擬機容器上運行的主虛擬機和仆虛擬機、主計算機和仆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信道,其中所述主虛擬機通過所述通信信道,以I/O指令作為要被發送的指令的邊界向所述仆虛擬機發送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主虛擬機和仆虛擬機同步。?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包括虛擬機容器以及在所述虛擬機容器上運行的虛擬機,所述虛擬機包括:指令隊列、主存以及日志存儲器,其中,虛擬機將主存中的命令加載到其指令隊列,執行指令隊列中的各種指令以及將數據寫入主存,并將指令隊列中的各種命令以日志存儲指令的形式寫入虛擬機的日志存儲器中,其中所述虛擬機用指令隊列中的I/O指令作為處理邊界來觸發與另一臺計算機的虛擬機同步操作。?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僅作為示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所示的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計算機系統架構的示意圖;?
圖2所示的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計算機系統的軟件配置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使得至少兩臺計算機之間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未經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87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