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98466.4 | 申請日: | 200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4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顏宗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冠亞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恒康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間隔 穩(wěn)定 結構 | ||
1、一種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包括一彈性架體,一第一嵌制部和一第二嵌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架體由高強度材料制成U型狀;
所述第一嵌制部是一組由開口部相反方向延伸的對稱翼板,且設置在所述彈性架體開口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嵌制部的對稱翼板上設有一或若干貫穿孔,恰適合以一栓串設于二翼板及脊凸,進而將所述彈性架體放置在兩個脊凸之間,并使所述第一嵌制部固定于所述脊凸;
所述第二嵌制部是一組由開口部相反方向延伸的對稱翼板,且設置在所述彈性架體開口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嵌制部的對稱翼板上設有一或若干貫穿孔,恰適合以一栓串設于二翼板及脊凸,進而將所述彈性架體放置在兩個脊凸之間,并使第二嵌制部固定于所述脊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嵌制部的對稱翼板彼此之間是以符合人體脊板解剖角度的“八”字型斜向相對設置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嵌制部的對稱翼板的內側表面分別設有止滑構造。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構造為多數鋸齒狀紋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架體的外側表面且近所述第一嵌制部與第二嵌制部處分別設有止滑構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構造為多數鋸齒狀紋路。
7、一種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包括一彈性架體,一第一嵌制部和一第二嵌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架體由高強度材料制成U型狀;
所述第一嵌制部是一組由開口部相反方向延伸的對稱翼板,且設置在所述彈性架體開口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嵌制部的對稱翼板設有一固定翼板和一可拆裝自如的活動翼板:
所述第二嵌制部是一組由開口部相反方向延伸的對稱翼板,且設置在所述彈性架體開口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嵌制部的對稱翼板設有一固定翼板和一可拆裝自如的活動翼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翼板設有一插筍恰可嵌插于所述彈性架體上的插槽,并以螺釘迫緊固定進行定位。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嵌制部的對稱翼板上分別設有一或若干貫穿孔。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嵌制部的對稱翼板彼此之間是以符合人體脊板解剖角度的“八”字型斜向相對設置的。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嵌制部的對稱翼板的內側表面分別設有止滑構造。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構造為多數鋸齒狀紋路。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架體的外側表面且近所述第一嵌制部與第二嵌制部處分別設有止滑構造。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構造為多數鋸齒狀紋路。
15、一種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包括一彈性架體,一第一嵌制部和一第二嵌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架體由高強度材料制成U型狀;
所述第一嵌制部設置在所述彈性架體開口部的第一端,且設有一向開口部相反方向延伸的固定翼板和一可拆裝自如的撓性束帶;
所述第二嵌制部設置在所述彈性架體開口部的第二端,且設有一向開口部相反方向延伸的固定翼板和一可拆裝自如的撓性束帶。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板上設有一或若干插扣孔,而所述撓性束帶具一較大外徑的帶頭端恰可串接于所述彈性架體上的串套孔而不脫出,且所述撓性束帶上設有復數定位插孔,恰適合以一扣釘來扣接所述定位插孔及固定翼板上的插扣孔,以便將脊凸束結在嵌制部。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脊凸間隔穩(wěn)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嵌制部的固定翼板的內側表面設有止滑構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冠亞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冠亞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84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