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充氣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7767.5 | 申請日: | 2008-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4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03 |
| 發明(設計)人: | 真船敏行;坂本雅之;信近英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00 | 分類號: | B60C1/00;B60C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運樸;李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沿輪胎半徑方向以直線狀延伸的帶狀的導電橡膠帶,從而在胎側部形成通電路來防止靜電的積聚的充氣輪胎。
背景技術
在目前出售的輪胎中,占輪胎總質量的50%以上質量的輪胎構成物是由以石油為原料的石油資源所形成的。例如,在普通轎車用子午線輪胎中,對于輪胎的總質量而言,包含大約20%以上質量的合成橡膠、大約20%以上質量的碳黑,此外,還包括芳香油等的石油基油以及合成纖維。
另一方面,近年,由于重視環境問題而強化CO2的排出限制。另外由于石油資源有限,其供給量年年減少,因此,預測將來的石油價格會高漲,并認為使用由石油資源形成的原材料是有極限的。因此,假設發生石油枯竭的情況,則需要使用如下的不以石油資源為原材料的石油以外的原材料,來形成輪胎,即,金屬、天然橡膠、無機填充物和/或生物填充物、天然油脂、天然樹脂、天然纖維、或者它們的加工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為了實現這樣的輪胎的石油外的資源化,將在輪胎的總質量中所占比例非常高的橡膠以及作為它的增強劑而使用的碳黑,替換為作為石油以外的原材料的天然橡膠以及二氧化硅等是不可欠缺的。然而,對于二氧化硅等無機的增強劑而言,由于電絕緣性較高,因而在采用了二氧化硅等代替碳黑的情況下,會導致輪胎的電阻增加。其結果是,發生在車輛上積聚靜電,從而引起無線電噪聲等的電波干擾和電氣故障這樣的問題。
作為防止靜電積聚的手段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2的方法,該方法如圖9示意性地所示,在胎體和胎側部橡膠之間配設導電性橡膠層a來實現胎面接地面與輪輞之間的導通。然而,該導電性橡膠層a由于跨越輪胎全周形成因而體積較大,所以增加了碳黑的使用量,因此很難說充分地適用于輪胎的石油外資源化。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6320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8269號公報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將碳黑的使用量控制在最低限并且減小輪胎的電阻,實現輪胎的石油外的資源化,同時能夠防止由靜電的積聚而引起的電波干擾和電氣故障等的充氣輪胎。
本申請所述的發明是下述的充氣輪胎,占輪胎總質量的75%以上質量的輪胎構成物是由不以石油為原料的石油以外的原材料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具備:胎體,從胎面部經過胎側部到達胎圈部的胎圈芯部;以及輪胎橡膠部件,包括:胎面膠,被配設于該胎體的半徑方向的外側且形成上述胎面部的外表面;胎側膠,形成上述胎側部的外表面;和邊口膠,形成上述胎圈部的外表面,上述胎面膠包括:胎冠頂部膠部,形成上述胎面部的外表面中的胎面接地面;胎面基部膠部,被配設于該胎冠頂部膠部的半徑方向內側;和胎面側面膠部,被配設于上述胎冠頂部膠部的輪胎軸向兩側,上述胎面側面膠部與胎冠頂部膠部之間的交界面,具有在上述胎面部的外側露出的露出端,并且從該露出端到輪胎赤道為止的輪胎軸向距離L為胎面接地寬度的0.4倍以上且不足0.5倍,上述胎面基部膠部、上述胎冠頂部膠、上述胎側膠和上述胎體的初餾橡膠是,由體積電阻率為1×108Ωcm以上的絕緣性橡膠材料形成的,并且上述胎面側面膠部是,由體積電阻率為1×107Ωcm以下的導電性橡膠材料形成的,而且,在上述胎側部上至少形成有一條通電路,該通電部是由體積電阻率為1×107Ωcm以下的導電性橡膠材料形成的,并且是由寬度Ws為10~40mm的帶狀的導電橡膠帶形成的,并且,上述導電橡膠帶的半徑方向外端部形成與上述胎面側面膠部連接的導通部,并且上述導電橡膠帶從上述導通部在半徑方向內側直線狀延伸并且到達上述邊口膠。
在本說明書中,橡膠的體積電阻率是表示:使用15cm見方且厚度2mm的橡膠試料,在外加電壓500V、氣溫25℃、濕度50%的條件下,使用ADVANTESTER8340A的電阻測量儀測量的值。
另外上述“胎面接地面”是指,在組裝于正規輪輞且填充了正規內壓的正規內壓狀態的輪胎上,加載了正規載荷時,胎面接地而得到的區域。另外,將該胎面接地面的輪胎軸向最大接地寬度稱為胎面接地寬度。另外,與上述輪輞的接地區域是指,在胎圈部的外表面中在上述正規內壓狀態中,與輪輞接觸的區域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77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