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行車焊接內補強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7624.4 | 申請日: | 200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5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于克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克儒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62K19/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506天津市寧***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車 焊接 內補強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行車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行車焊接內補強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自行車車架的焊接部位都是比較薄弱的部位,容易發生變形、斷裂等結構性破壞,重要的焊接接頭部位往往需要進行補強,比如折疊盒兩側、前臉管處等等。通常,其加工方法是在焊接處管材外面焊接一個補強片(本發明中將其稱為外補強),這種補強方法對于鋼制或鋁制的車架很有效,而現有的自行車大部分都是鋼制或鋁制車架,所以這種技術應用很廣泛。然而,如今鎂合金由于其優良的性能,已經成為自行車輕量化的首選材料之一。但是鎂合金現階段的缺點也很明顯,其塑性較差,在使用過程中焊口處容易產生應力集中而導致斷裂,很難達到疲勞試驗的標準。因此,廠家往往采用增加管材壁厚的方法來防止發生斷裂。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卻由此增加了車架的重量,相對降低了鎂合金車架重量輕這一優勢,得不償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焊接內補強加工方法,既不增加車架管材的壁厚,又能提高焊接接頭處的強度,達到車架疲勞試驗的標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焊接內補強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截取一段鎂合金管材作為內補強管材,該管材的外徑等于鎂合金待焊接管材的內徑;
-將所述內補強管材鑲嵌到待焊接管材要焊接的那一端的內側,使得內補強管材的端部和帶焊接管材的端部對齊;
-對內補強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時進行銑削操作;
-將內補強管材和待焊接管材一起與另一個待焊接部件進行焊接。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是:在所述內補強管材鑲嵌到待焊接管材之中后,對兩者進行擠壓操作,使得內補強管材的端部和帶焊接管材緊密結合在一起。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是:在所述銑削操作之前還包括有對內補強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時進行鋸切下料的操作;在所述銑削操作之后還包括有對內補強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時進行打磨的操作。
本發明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內補強管材的壁厚等于或者大于待焊接管材的壁厚;所述內補強管材的長度大于或等于30mm而小于或等于50mm。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
1、內補強結構增大待焊接處的整體管壁厚度,有利于進行焊接操作,增大了焊口的強度;
2、內補強結構不會產生應力集中,不會在補強前斷裂;
3、內補強結構可以減小整個車架管材管壁的厚度,減輕了車架的重量,能夠充分發揮鎂合金質量輕的優點;
4、內補強結構增強了接頭處的剛度;
5、內補強結構從外部看不存在所謂的“補丁”,美觀大方。
本發明其它的特征和優點可以從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說明中得到更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焊接內補強加工方法,該方法與現在的管材外部增加補強結構的做法不同,是將補強結構設置在管材的內部,由此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在本發明中,主要是針對鎂合金材料的自行車車架的焊接,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其實并不限于鎂合金材料的管材,同樣適用于其它材料的管材,也不限于針對自行車車架的焊接,其同樣適用于其它管材的焊接操作。
首先,截取一段鎂合金管材作為內補強管材1,對于自行車的車架來說,由于車架的尺寸基本比較固定,變化的范圍不大,所以該內補強管材1的長度優選的為大于或等于30mm而小于或等于50mm,對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比如26式自行車,優選的選擇內補強管材1的長度為40mm即可。所述內補強管材1的外徑等于鎂合金待焊接管材2的內徑,這樣可以方便的將內補強管材1結合到待焊接管材2中,而不容易發生相對滑動或無法嵌入的情況。內補強管材1的管壁厚度,也就是其壁厚優選的大于或等于待焊接管材2的壁厚,這樣可以較為明顯的增大待焊接處的整體管壁厚度,有利于進行焊接操作,增大了焊口的強度。
接下來,如圖1所示,將所述內補強管材1鑲嵌到待焊接管材2要焊接的那一端的內側,使得內補強管材1的端部和帶焊接管材2的端部對齊。鑲嵌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將所述內補強管材1插入到所述帶焊接管材2中,然后對兩個管材進行擠壓操作,使得內補強管材1和帶焊接管材2緊密結合在一起,而不會產生相對移動,由此形成的內補強結構不會產生應力集中,不會在補強前斷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克儒,未經于克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76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彩信系統及其定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字幕數據處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