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S通信方法、系統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7466.2 | 申請日: | 2008-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2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葉樹明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s 通信 方法 系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網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S通信方法、系統和裝置。
背景技術
CS(Client-Server,客戶端-服務器)模式是通訊中最普通的模式。在CS模式下,客戶端首先要知道服務器的地址,然后向服務器發送連接請求。然而,在這種通訊模式由于客戶端需要知道服務器的地址,導致服務器容易遭受客戶端的攻擊。
為防止針對服務器的攻擊,一般采用在服務器前端架設網絡防火墻,使用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進行轉換的方案來保證服務器安全。然而,此方案中一個客戶端的地址(或者是IP+端口)只能映射到一臺服務器的地址(或者服務器的某個端口),無法實現服務器的負載均衡,而且當對應的服務器出現問題時,無法實現失效轉移。
另有采用重定向技術防止針對服務器攻擊的技術方案,在該方案中當客戶端A連接服務器A時,服務器A把其請求重定向到另外一個服務器B,然后客戶端A直接連接服務器B。然而,在這種模式下,雖然服務器表面上暴露到客戶端的地址只有一個,但是在實現上,客戶端獲取的是服務器真正的地址,不能真正隱藏服務器,服務器容易受到攻擊。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點:
現有技術沒有將服務器的信息安全和服務器的負載均衡結合起來,以保證服務器的安全、高效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CS通信方法、系統和裝置,將服務器的信息安全和服務器的負載均衡結合起來,以保證服務器的安全、高效運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CS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接入請求;
根據CS對應關系判斷所述接入請求是否為新連接;
如果是,則根據負載均衡策略為所述客戶端選擇服務器,記錄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的CS對應關系,并將所述接入請求轉發給所述服務器。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CS通信系統,包括:包括至少一個客戶端、網絡中轉設備和至少一個服務器;
所述客戶端,用于向所述網絡中轉設備發送接入請求,接收所述網絡中轉設備發送的允許接入應答;
所述網絡中轉設備,用于根據CS對應關系判斷所述接入請求是否為新連接,如果是,則根據負載均衡策略為所述客戶端選擇服務器,記錄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的CS對應關系;
所述服務器,用于接收所述網絡中轉設備發送的接入請求,向所述網絡中轉設備發送允許接入應答。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網絡中轉設備,包括:
請求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接入請求;
第一判斷模塊,用于根據預先存儲的CS對應關系判斷所述接入請求是否為新連接;
服務器選擇模塊,用于當所述第一判斷模塊判斷所述接入請求為新連接時根據負載均衡策略為所述客戶端選擇服務器;
請求轉發模塊,用于將所述請求接收模塊接收的接入請求轉發給所述服務器選擇模塊選擇的服務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接入請求,根據CS對應關系判斷所述接入請求是否為新連接,如果是,則根據負載均衡策略為所述客戶端選擇服務器,記錄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的CS對應關系,并將所述接入請求轉發給所述服務器,從而將服務器的信息安全和服務器的負載均衡結合起來,保證了服務器的安全、高效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CS通信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CS通信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CS通信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CS通信系統中網絡中轉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客戶端服務器CS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接入請求;
根據CS對應關系判斷所述接入請求是否為新連接;如果是,則根據負載均衡策略為所述客戶端選擇服務器,記錄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的CS對應關系,并將所述接入請求轉發給所述服務器。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CS通信方法流程圖,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1,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接入請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74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牛膝多肽及生產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種自行車防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