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壁掛式真空吸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7030.3 | 申請日: | 200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1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利·H·劉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普瓦克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9/00 | 分類號: | A47L9/00;A47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陸弋;朱登河 |
| 地址: | 美國賓夕***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壁掛式 真空 吸塵器 | ||
技術領域
在此文件中描述的本發明一般涉及氣動吸塵器(真空吸塵器、鼓風機 等),而更具體地涉及可安裝到墻上托架上的真空吸塵器。
背景技術
通常有用的是,能夠將小尺寸或中尺寸的真空吸塵器或鼓風機安裝到墻 壁上或其他表面上,從而使其在不使用時不擋道而仍處于在需要時方便而且 易于取到的位置。過去已使用了各種托架和擱架。許多現有技術的方案存在 缺陷,這是因為它們使一些顧客難以進行安裝,而且可能制造費用昂貴。
發明內容
已開發出的新的真空吸塵器/托架的結合包括:與真空吸塵器或鼓風機 上的凹進側部配合的托架。凹進側部具有朝向下方的上唇部分和朝向側方的 側唇部分。在朝向下方的上唇部分后面有上槽部分,在側唇部分后面有側槽 部分。
所述托架具有上邊緣部分,該上邊緣部分被構造為裝配在凹進側部上的 上槽部分內。托架上的側邊緣部分位于上邊緣部分下方。當托架上的上邊緣 部分裝配在所述上槽部分內時,側邊緣部分被構造為裝配在凹進側部上的側 槽部分內。
附圖說明
本發明可參照附圖更好地理解,其中:
圖1是壁掛式真空吸塵器及其相關壁托架的一個實施例的等距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真空吸塵器的下部分的等距視圖。
圖3a是圖1所示墻上托架的等距視圖。
圖3b是圖1所示墻上托架的平視圖。
圖4是圖2所示真空吸塵器的安裝在圖3所示墻上托架上的部分的平視 圖。
圖5a是圖4中通過線A-A的截面圖。
圖5b是圖5a所示結合的一部分的放大圖。
圖6是可用于圖1所示真空吸塵器的托架的可替代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7是圖6所示托架的前視圖。
圖8是圖6所示托架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5圖示了使用本發明的壁掛式真空吸塵器10和墻上托架16的一 個實施例。當墻上托架連接到墻壁時,真空吸塵器上的凹進側部可用于將該 真空吸塵器掛在托架上,以將其保持在方便存放的位置。
凹進側部和托架將在下文中更詳細地描述。真空吸塵器的除下述凹進側 部外的總體結構,對于托架的工作方式并不重要。
所示真空吸塵器的總體結構
本發明可用于許多類型的真空吸塵器,包括單件式、手持真空吸塵器。 所示真空吸塵器10具有真空頭12和可分離的真空箱14。所示真空頭12為 真空吸塵器提供動力,并具有馬達和氣動葉輪(未示出)。所述真空頭安裝 到真空箱14上并靠緊其密封。所述真空箱容納由真空吸塵器收集的碎屑。
所示真空箱14被制造為硬塑料單件。單件結構可使生產所述真空箱的 時間和工作量最小化。這對于制造凹進側部也是優選的,但并非總是需要一 件式結構。在一些情況下,也可使用兩件式箱或其他設計。硬塑料有助于真 正的一件式結構,而且有時可能由于這一原因而是優選的。然而,也可使用 除硬塑料之外的各種材料。
圖2更詳細地顯示了所示真空吸塵器10的真空箱14。如圖所示,所示 真空箱可顯示為具有右側部18、左側部20、后側部22、前側部24和底部 26。邊緣28、入口30、右鎖32和左鎖36被模制到所示真空箱中。
所示真空箱14上的邊緣28的輪廓形成為與真空頭12的底部上的唇緣 38(圖1)對應。右鎖32與所述真空箱的右側部18分隔開,左鎖36設置 為與左側部20分開。這種結構為真空頭12的唇提供足夠空間以封靠真空箱 14的邊緣28(見圖1)。
入口30用于將軟管連接到所示真空吸塵器10,并可具有常規的設計。 所示入口具有加固設計,并可在使用過程中承受與將軟管安裝到箱14和將 軟管從箱14拆除相關的力。
凹進側部
所示真空吸塵器10的右側部18和左側部20均具有凹進部40,凹進部 40可用于將真空吸塵器安裝到所示墻上托架16上。凹進部也可處于箱14 的其他側部上,或在真空吸塵器的其他部分上,例如在所示真空頭12上的 一個側部上。雖然在此示例中顯示了兩個凹進部,但也可僅需要一個凹進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普瓦克公司,未經肖普瓦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70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