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廣告選擇方法和確定消費者看廣告播放器的時間量的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6397.3 | 申請日: | 2008-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4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杰伊·E·桑頓;保羅·H·迪茨;肯特·B·維滕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輝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廣告 選擇 方法 確定 消費者 播放 時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廣告系統,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基于消費者偏 好來測量和選擇廣告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多數情況下,廣告的價值與體驗廣告的人數有密切關系。例如, 報紙和雜志刊登廣告者按照發行量來支付費用,刊登網絡廣告者則通常 按照每瀏覽者費(per?viewer?fee)來支付費用。這種技術很容易地支持計 量廣告。
對于電視廣告,情況有些不同。通常,廣播公司不能預先精確地知 道有多少觀看者會看到特定的廣告。因此大量的工作用來預測觀看者的 可能數量,并相應地設置定價。保證最小受眾規模并不罕見,如果不能 保證,就會重新播放廣告直到達到所需的數量。觀看者的數量通常由采 用統計抽樣技術的獨立的調查公司來確定。例如,在確定廣告費率 (advertising?rate)方面,尼爾森電視評價是全球范圍內是唯一最重要的 因素。不幸的是,這些技術至多提供了對受眾規模的估計,而無法知道 實際的規模。
對于大型的公共廣告播放而言,這種情況甚至更不好限定。盡管廣 告播放的廣告費率通常是由判斷是行人還是車輛以估計區域中的交通量 來驅動,大量標牌的存在使得對每個特定標牌的觀看者數量進行詳細的 統計研究是不現實的。因此,登廣告者被迫接受一個非常不良地估計觀 看者數量和他們的偏好的定價模型。當廣告播放發生變化或是隨時間改 變并且受眾不停地變化時,該問題顯得甚至更加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確定適當的廣告。按照慣例,廣告公司可以使用固定 樣本跟蹤(panel)或座談會(focus?group)來量化對特定廣告的“典型” 反應。為獲得真實的“現場數據”,刊登廣告者通常會獲得對其內容的非 常延遲的和非常分散的反饋。獲得新的銷售數量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并 不清楚在商業活動中哪些是好的廣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用于基于觀看者面對特定廣告播放器 的時間量來確定廣告偏好的商業系統和方法。假設當他們的臉朝向廣告 時就認為是在觀看廣告。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廣告播放器使用能夠同時播放不同廣告的 顯示屏幕或廣告牌。
該方法采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對圖像中正在觀看不同廣告播放器的人 臉數量進行計數。該系統可以包括被設置為觀看廣告播放器前面的場景 的一個或更多個攝像機。通過累加每張人臉出現在由攝像機獲取的圖像 中的時間,即“面對時間(face?time)”,該方法可以不斷跟蹤“總偏好”, 即不同廣告被觀看的總時間量。這使得刊登廣告者能夠基于消費者的觀 看來選擇恰當的廣告。如果并排播放了另選的廣告,則能夠確定對一個 或其他廣告的偏好,并隨后使用所選擇的廣告。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用于測量廣告偏好的系統的示意圖; 以及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用于計量廣告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廣告選擇系統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用于計量針對不同廣告的“偏 好”133和“總偏好”135的系統。該系統包括廣告播放器110-111、攝像機 組120以及處理器130。該攝像機組可以包括一個或更多個攝像機。
在優選實施方式中,廣告播放器110-111可以隨時間而變化。例如, 播放器是現有技術中的具有垂直旋轉部件的廣告牌,參見1996年11月 12日授予Anderson的美國專利US?5572816“Rotating?advertising?sign?with rotating?louvers”,通過引用合并于此。另選地,播放器采用一個或更多個 目前在公共場所常用的電視屏幕、背投(rear?projection)或大型液晶顯示 (LCD)屏幕。
在任何情況下,處理器130都能夠經由連接器131確定在任何時間 正在播放幾個廣告中的哪一個以及播放多長時間。廣告時間表可以預先 地或者如此處所述在確定了偏好以后下載到處理器中。
廣告播放器110-111可以由處理器130根據場景中的消費者的人群統 計(demographics)來動態更新,下面將更詳細地進行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63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