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96064.0 | 申請日: | 2008-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7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小西幸生;丹羽洋介;飯生順也;高德隆行;伊東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P3/02 | 分類號: | F01P3/02;F02F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黨曉林;李艷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冷 內燃機 結構 | ||
1.一種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該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是冷 卻水從在氣缸體(1)的缸膛(11)周圍形成的體側水套(15)向上方的 氣缸蓋(2)的蓋側水套(35)流通,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在被上述氣缸體(1)和上述氣缸蓋(2) 所夾的襯墊(3)上形成有上部連通口(18),該上部連通口(18)在上 述體側水套(15)的上部開口,并與上述蓋側水套(35)連通;并且
上述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通過使上述體側水套(15)的外周壁 (13)的一部分向外方鼓出的鼓出部(13a),在內側形成鼓出空間(16),
上述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在上述體側水套(15)并列設置有下 部連通路(17),該下部連通路(17)通過分隔部件(40)將上述鼓出空 間(16)與上述體側水套(15)劃分,并在上述體側水套(15)的下部 開口且向上方延伸,
上述體側水套(15)與上述下部連通路(17)均在上述體側水套(15) 的上部經(jīng)由上述上部連通口(18)與上述蓋側水套(35)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
多個上述缸膛(11)直列式排列,
在上述缸膛(11)排列方向的一端側形成有用于向上述體側水套(15) 導入冷卻水的冷卻水導入口(14),在另一端側形成有上述上部連通口 (18)和上述下部連通路(17)。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分隔部件(40)的氣缸軸向的中間部,形成有通孔(44),該 通孔(44)連通上述體側水套(15)與上述下部連通路(17)。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其 特征在于,
上述分隔部件(40)的長方形板狀的矩形主體(41)的兩長幅端向 上述氣缸體(1)外側彎曲而形成側片(42、43);并且該長方形板狀的 矩形主體(41)向上述氣缸體(1)內側突出而形成突出部(41a),
使上述側片(42、43)嵌插于上述鼓出部(13a)而與上述鼓出部(13a) 的對置的兩側壁面抵接,并且使上述突出部(41a)抵接于上述體側水套 (15)的內周壁(12)并嵌插到上述鼓出空間(16)中,從而在上述分 隔部件(40)與上述鼓出部(13a)的內周壁之間形成上述下部連通路(17)。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式內燃機的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鼓出空間(16)的下部形成有窄幅鼓出空間(16b),該窄幅 鼓出空間(16b)是上述鼓出部(13a)的對置的兩側壁間的寬度小于上 述分隔部件(40)的寬度而形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60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汽車中央配電盒的功能檢測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蜂窩復合玻璃制品及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