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5943.1 | 申請日: | 200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5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中野由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F7/028 | 分類號: | G03F7/028;G03F7/00;G02F1/1339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蘭;孫秀武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光性 樹脂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背景技術
本發明涉及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更具體地說,涉及用于形成構成液 晶顯示裝置的一部分的固化樹脂圖案的材料,例如光間隔物(photo spacer)、絕緣膜、控制液晶取向的突起、保護膜、用于配合著色圖案 的膜厚的涂層等的適合形成固化樹脂圖案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以及具 備上述固化樹脂圖案的液晶顯示裝置。
構成液晶顯示裝置的濾色器一側的基板與陣列一側的基板之間為 保持兩基板之間的一定間隔而設置有間隔物。該間隔物以往使用玻璃 珠、塑料珠等球形顆粒。
但是,如果使用上述球形顆粒,則該球形顆粒無秩序地散布在玻璃 基板上,對TFT元件或電極等造成損傷,另外,該球形顆粒存在于透射 像素部內時,入射光被該球形顆粒散射,導致液晶顯示裝置的對比度降 低。因此,人們提出了使用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形成間隔物,以此代替使 用球形顆粒作為間隔物的方法。根據該方法,可以在任何場所形成間隔 物,因此可以解決上述問題。間隔物是用于規定液晶層的厚度、左右濾 色器顯示質量的重要部位,因此要求高耐熱性、高硬度等高可靠性(專 利文獻1)。
可用作上述間隔物的形成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已知有含有高分子 成分作為粘合劑的組合物(專利文獻2)。
伴隨著液晶顯示裝置中顯示性能的精細化,間隔物的精細化也得到 了進展(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93837號公報第6頁、左26行-29行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345015號公報權利要求1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195096號公報第4頁7行-13行
發明內容
使用含有重均分子量超過1,500的高分子成分作為粘合劑的感光性 樹脂組合物得到的間隔物的涂膜物性良好,但是析像度不足,還有改善 余地。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以高分辨形成耐溶劑性和耐熱性 優異的固化樹脂圖案的新型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本發明人對于可解決上述課題的新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果發 現:本發明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可以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以下的[1]-[10]。
[1]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該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含有粘合劑成分(A) 和光聚合引發劑(B),粘合劑成分(A)含有光聚合性化合物(A1)、 光聚合性化合物(A2),光聚合性化合物(A1)具有1個或以上羧基和 2個或以上可光聚合的不飽和鍵,光聚合性化合物(A2)不具有羧基; 粘合劑成分(A)的重均分子量為1,500或以下。
[2][1]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具有1個或以上羧基和2個或 以上可光聚合的不飽和鍵的光聚合性化合物(A1)是使酸酐與具有1個 羥基和2個或以上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反應的產物。
[3][1]或[2]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不具有羧基的光聚合性化 合物(A2)含有式(I)所示的化合物(A2-1):
[式(I)中,R1表示碳原子數1-6的亞烷基,R2表示具有可聚合的不飽 和鍵的基團,m表示1-6的整數]。
[4][1]-[3]中任一項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具有1個或以上羧 基和2個或以上可光聚合的不飽和鍵的光聚合性化合物(A1)的含量相 對于粘合劑成分(A)按照質量比例為10-99質量%,不具有羧基的光聚 合性化合物(A2)的含量為1-90質量%。
[5][3]或[4]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式(I)所示化合物(A2-1) 的含量相對于不具有羧基的光聚合性化合物(A2)按照重量比例為 0.1-70質量%。
[6]固化樹脂圖案,該固化樹脂圖案是使用[1]-[5]的感光性樹脂組 合物形成的。
[7][6]的固化樹脂圖案,其中,固化樹脂圖案是光間隔物。
[8]固化樹脂圖案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在基板上涂布[1]-[5]中任一 項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除去溶劑后經由掩模照射放射線,接著用堿水 溶液顯影,形成規定的圖案,然后加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59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媒體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記錄設備、記錄方法及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