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成像裝置和成像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5186.8 | 申請日: | 200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7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丸山輝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理光 |
| 主分類號: | H04N1/00 | 分類號: | H04N1/00;H04N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許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像 裝置 方法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要求2007年3月16日在日本申請的日本優先權文檔2007-069575的優先權并且在此引入其全部內容作為參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像裝置以及一種成像方法。
背景技術
一些成像裝置對由讀取部(比如掃描儀)所讀取的圖像數據來執行成像處理。成像裝置的打印部打印處理過的圖像數據。在比如這樣的成像裝置中,有一種其上裝配有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的成像裝置。ASIC在成像裝置內執行特定讀取部的輸入特性和打印部的輸出特性的圖像處理。在例如這樣的成像裝置中,有一種成像裝置,其使用軟件來實現圖像處理而不是用例如ASIC之類的硬件(例如,參考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5-122448)。同樣在這種情況下,識別成像裝置的讀取部和打印部并且執行特定的讀取部輸入特性以及打印部輸出特性的圖像處理。
近年來,已經開發了如下構造的成像裝置的技術。分別執行圖像處理操作的讀取設備和打印設備由網絡等連接。在這樣的技術中,讀取設備和打印設備能各自執行多種圖像處理操作。因此,在使用這種技術時難以識別讀取設備的特性(輸入特性)以及打印設備的特性(輸出特性)。基于輸入特性和輸出特性執行的最佳圖像處理是令人期望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解決傳統技術中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成像裝置,包括:圖像讀取單元、圖像打印單元、操作單元以及控制單元。圖像讀取單元包括:讀取部,其讀取記錄在紙介質上的圖像;第一圖像處理部,其能對由讀取部所讀取的圖像執行一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中的一個或多個圖像處理操作以獲得第一已處理圖像;和第一產生部,其產生表示第一圖像處理部能對圖像執行的一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圖像打印單元包括:第二圖像處理部,其對第一已處理圖像執行一組第二圖像處理操作中的一個或多個圖像處理操作以獲得第二已處理圖像;打印部,其打印第二已處理圖像;和第二產生部,其產生表示第二圖像處理部能對圖像執行的一組第二圖像處理操作的第二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操作單元接收來自用戶的操作輸入。控制單元包括:獲取部,其在操作單元接收指示打印的操作輸入時獲取來自第一產生部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和來自第二產生部的第二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決定部,其基于由獲取部所獲取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和第二圖像處理性能信息決定由第一圖像處理部和第二圖像處理部均執行哪個圖像處理操作;以及報告部,其產生表示由決定部所決定的圖像處理操作的圖像處理操作規定信息并且將圖像處理操作規定信息傳送至圖像讀取單元和圖像打印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圖像讀取單元、圖像處理單元、圖像打印單元、操作單元以及控制單元的成像裝置。圖像讀取單元包括:讀取部,其讀取記錄在紙介質上的圖像;第一圖像處理部,其能對由讀取部所讀取的圖像執行一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中的一個或多個圖像處理操作以獲得第一已處理圖像;和第一產生部,其產生表示第一圖像處理部能對圖像執行的一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圖像處理單元包括:第三圖像處理部,其能對第一已處理圖像執行一組第三圖像處理操作中的一個或多個圖像處理操作以獲得第三已處理圖像;和第三產生部分,其產生表示第三圖像處理部能對圖像執行的一組第三圖像處理操作的第三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圖像打印單元打印第三已處理圖像;操作單元接收來自用戶的操作輸入。控制單元包括:獲取部,其在操作單元接收指示打印的操作輸入時獲取來自第一產生部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和來自第三產生部分的第三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決定部,其基于由獲取部所獲取的第一圖像處理操作性能信息和第三圖像處理性能信息決定由第一圖像處理部和第三圖像處理部均執行哪個圖像處理操作;和報告部,其產生表示由決定部所決定的圖像處理操作的圖像處理操作規定信息并且將圖像處理操作規定信息傳送至圖像讀取單元和圖像打印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理光,未經株式會社理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51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