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成像裝置和成像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5149.7 | 申請日: | 2008-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75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三谷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H04N5/232;H04N1/387;H04N1/3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小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像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像設備和成像方法,例如,本發明可適用于數碼照相機或攝像機中。
背景技術
過去,象數碼照相機和攝像機這樣的成像設備以長寬比4∶3(下文中稱其為標準長寬比)拍攝靜止圖像或動態圖像,該長寬比與電視格式相等。包括于成像設備中的成像裝置也具有標準的長寬比4∶3。
然而,這些年來,具有水平取向屏的高質量電視格式,也被稱之為高清晰度電視(HDTV),得到了廣泛的發展,例如,已經提出了利用該格式,能夠以16∶9這一水平取向長寬比拍攝圖像的成像設備,例如(例如,參考JP2006-217214A(專利文獻1))。
發明內容
能夠以前面所描述的水平取向長寬比拍攝圖像的成像設備通常利用具有標準長寬比的成像裝置,因為所述成像裝置有效工作效率及某些情形下能夠以標準長寬比拍攝圖像。
然而,如附圖1中所示,采用具有標準長寬比的成像裝置的成像設備,以水平取向長寬比拍攝圖像,通過去除長寬比為4∶3的原始圖像P1的頂部和底部各1/8(或共1/4)而制出長寬比為16∶9的轉換圖像P2,所述原始圖像由裝置1所拍攝。因為這個原因,盡管在用戶為拍攝更廣的范圍而確定確定了廣角變焦鏡頭的情形下,由成像裝置1所拍攝對象的一部分并沒有反映在圖像上,導致難以拍攝用戶所預期的較廣的范圍。
因此,期待提供一種成像設備和成像方法,能夠根據需要拍攝更廣的范圍。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成像設備,該設備包括用于以第一長寬比拍攝圖像的成像工具,及用以產生轉換圖像的圖像處理工具,其是通過將由成像工具所拍攝的第一長寬比的原始圖像轉換成不同于不同于第一長寬比的第二長寬比的轉換圖像,轉換時,將原始圖像的部分區域修整或修剪成去除部分,如轉換圖像的選擇放大率小于原始圖像,則根據放大率縮減原始圖像的尺寸,然后于縮減后的原始圖像上添加邊緣,并根據所需放大率除去去去除部分。
轉換圖像的成像范圍可通過生成轉換圖像得到增加,轉換時,根據給定放大率減小原始圖像的尺寸并在之后在減小的原始圖像上添加邊緣并根據需要的放大率除去去除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成像方法,該方法包括產生轉換圖像的步驟,通過將由成像工具拍攝的第一長寬比的原始圖像轉換成具有不同于第一長寬比的第二長寬比的轉換圖像,轉換時,去除掉部分原始圖像,如轉換圖像的選擇放大率小于原始圖像,則根據放大率縮減原始圖像的尺寸,然后于縮減后的原始圖像上添加邊緣,并根據所需放大率除去去去除部分。
通過產生轉換圖像,轉換圖像的圖像范圍能被增加,轉換時,根據給定的放大率縮減原始圖像的尺寸,之后于縮減后的原始圖像上添加邊緣,并根據所需放大率除去去除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能夠實現成像設備和成像方法,所述設備和方法通過改變成像工具所拍攝的原始圖像的長寬比而產生轉換圖像,從而能夠增加轉換圖像的成像范圍,轉換時,如轉換圖像的選擇放大率低于原始圖像,則根據給定的放大率而縮減原始圖像的尺寸,并于縮減后的原始圖像上添加邊緣,并根據所需放大率除去去除部分。
附圖簡述
圖1所示的是用于解釋長寬比轉換的示意圖;
圖2所示的是數碼照相機的結構方框圖;
圖3A至3E所示的是變焦拍攝圖像的變化的示意圖;及
圖4所示的是變焦處理程序的流程圖。
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
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1]數碼照相機的全部結構
附圖2中示出了數碼照相機10(將簡稱其為數碼相機)的電路結構,其作為應用于本發明的成像設備。控制部分11包括微處理器,例如,基于預存于未示出的只讀存貯器(ROM)中的控制程序控制整個數碼相機10。
操作部分12包括操作元件,如快門按鈕,變焦按鈕及模式調節盤。響應于通過操作部分12輸入的操作命令的控制部分11,根據用戶操作控制數碼相機10的組件,并于抓拍模式下執行成像功能,于回放模式或設置在設定模式下顯示所拍攝的圖像。
用于驅動聚焦、變焦的致動器和具有變化成像角度的變焦透鏡所用的光圈被設置于透鏡部分13中。根據來自控制部分11的控制命令,執行變焦驅動、聚焦驅動或光圈驅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株式會社,未經索尼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514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