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垃圾、生物質原料生產合成氣的系統及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4901.6 | 申請日: | 200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6878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開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開根 |
| 主分類號: | C01B3/02 | 分類號: | C01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衢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生物 原料 生產 合成氣 系統 設備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生物質的處理技術,特別涉及垃圾、生物質的氣化系統設備。
背景技術
當前,能源緊張,環保形勢嚴峻。垃圾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而迅速增加,并且其有害成分的含量也越來越高,如處理不好,將會污染環境,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這不僅會制約社會的進步,也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有衛生填埋技術、堆肥(生化)技術和焚燒技術,大部分地區采用衛生填埋法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這不但需占用大量的土地、浪費資源,而且容易污染土地及地下水;采用堆肥法僅利用40%左右的有機物,需建設配套的焚燒工藝設備,還需要有衛生填埋場相配套,堆肥制品中的重金屬存在污染土壤和進入食品鏈作物的可能,同樣存在二次污染的隱患;采用焚燒發電法來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做到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生活垃圾,但垃圾焚燒發電存在下列缺點:1.以處理垃圾為主要目標,能量利用率僅為20%左右;2.煙氣、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煙氣中污染物有粉塵、氯化氫、氟化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致癌劇毒物(二惡英、呋喃)、重金屬(汞、鉛、鉻等),雖有煙氣凈化系統,但難以完全消除,特別是二惡英、呋喃超標排放,目前還缺乏技術可靠的NOx和二惡英等的末端凈化工藝;3.經濟產出/投入比小,經濟效益差,需政府財政補助,因而不能普及應用。綜上所述,衛生填埋法、堆肥(生化)法或焚燒發電法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都存在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次污染問題和經濟需由政府資助問題。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物質資源非常豐富,僅稻草、麥草、蘆葦、竹子等非木材纖維就年產超過10億噸,加上大量木材加工剩余物,都是巨大的能源“倉庫”。生物質能在使用過程中幾乎不產生污染,沒有SO2排放,產生的CO2氣體與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的CO2在數量上保持平衡,被稱之為CO2中性的燃料。用生物質能代替化石燃料,不僅可永續利用,而且環保和生態效果突出,對改善大氣酸雨環境、減輕溫室效應都有極大的好處。然而,我國目前的農林剩余物質資源浪費驚人,除小部分農村用來發酵生產沼氣外,大部分都被直接燃燒、填埋、腐爛掉了。
把垃圾、生物質通過氣化的方法轉化為清潔的二次能源,可以取得雙重的有益效果,一是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二是可以減少對石油煤炭資源的依賴,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起到積極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基于本人申請的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810087055.5的《垃圾、生物質原料生產合成氣的氣化工藝》,發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現有垃圾、生物質處理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以垃圾、生物質為原料生產合成氣的系統及設備,使系統設備生產出高熱值的合成氣,用來生產清潔能源或化工原料,包括生產城市煤氣、氫氣、甲醇、二甲醚,實現資源合理使用與環境保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的一種垃圾、生物質原料生產合成氣的系統,包括垃圾、生物質、煤的氣化處理裝置,其特征是系統主要由多相循環氣化爐(5)、等離子體噴槍(43)、氣相循環回路、氧化鈣循環回路、濕法凈化塔(22)和氣柜(21)組成,其中:
多相循環氣化爐(5)的爐體內按運行工況分為煙氣混合物集聚區、烘干區、熱解區、氣化區和燃燼區,各區域依次相聯相通,煙氣混合物集聚區在爐內的上部,燃燼區在爐的下部,煙氣混合物集聚區的上部有多相循環輸出接口(501),爐中腰部位的熱解區與氣化區結合部有合成氣輸出接口(507),爐下部的氣化區有氧化鈣噴管(510)和氣相循環輸入接口(511),等離子體噴槍(43)安裝在氣化爐下部的燃燼區側墻上,原料喂料口(517)在氣化爐上部的烘干區與煙氣混合物集聚區的結合部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開根,未經周開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49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