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身份識別方法及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4336.3 | 申請日: | 200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7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伍勇;梁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38 | 分類號: | H04Q7/38;H04Q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身份 識別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身份識別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在為移動通信中的漫游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往往需要根據漫游用戶的號碼,對所述漫游用戶進行鑒權、個性化設置識別等處理。以來話篩選業務這一增值業務為例,當某個漫游用戶作為被叫時,在為其建立與主叫的通話之前,需要根據漫游用戶的號碼,確定該漫游用戶是否事先申請了來話篩選業務,并獲得相應的個性化設置信息等。
在向漫游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的業務觸發方式中,有多種業務觸發方式,例如基于簽約信息的觸發方式,基于關口局的觸發方式等。
以基于關口局的觸發方式為例,它是采用基于接入碼、或者無條件前轉、或者被叫號碼段,將話路路由到基于IVR技術的業務平臺觸發業務的方式,也即在關口局觸發智能業務的方式。例如在主叫要求為被叫付費的業務中,主叫用戶撥打接入碼+被叫號碼時,網絡可以根據接入碼路由到IVR系統,觸發業務,然后根據主叫和被叫號碼判斷主叫是否可以為被叫支付該次通話的費用。在這種方式下觸發業務,不需要特殊的智能業務協議。
但是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由于某些被叫業務僅僅是在用戶漫游后才提供的,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業務觸發,將業務觸發的位置設置在了關口局。但是,如果選擇在關口局觸發,此時又不能夠得到用戶的身份信息,從而造成了用戶的身份無法識別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身份識別方法,通過所述方法在為所述漫游移動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能夠根據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的身份,準確地為漫游移動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
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方法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身份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存儲漫游移動用戶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與用戶標識信息的對應關系;
當為所述漫游移動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根據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獲得與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相對應的用戶標識信息。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身份識別設備,通過所述設備在為所述漫游移動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能夠根據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的身份,準確地為漫游移動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
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設備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身份識別設備,包括:
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漫游移動用戶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與用戶標識信息的對應關系;
標識獲取單元,用于當為所述漫游移動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根據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獲得與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相對應的用戶標識信息。
利用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移動漫游用戶的身份識別方法其設備,通過獲得的所述移動漫游用戶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查詢存儲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與用戶標識信息的對應關系,即可獲得所述移動漫游用戶的用戶標識信息,從而獲得所述移動漫游用戶的用戶信息。因此,當為所述移動漫游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能夠根據所述用戶信息,準確地為所述移動漫游用戶提供相應的業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設備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設備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設備中,標識獲取單元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設備中,標識獲取單元的又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移動用戶漫游時,在關口局為其觸發被叫增值業務時,無法獲得所述移動用戶的身份,而導致無法為其準確地提供相應的業務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身份識別方法。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的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身份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0、在身份識別設備上存儲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與用戶標識信息的對應關系;
S101、當為所述漫游移動用戶提供被叫增值業務時,所述身份識別設備根據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的移動用戶漫游號碼,獲得與所述漫游移動用戶相對應的用戶標識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43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檢測場景中的遺留對象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眼外科的接觸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