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振動混流干燥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4020.4 | 申請日: | 200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0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功民;李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功民;李婧 |
| 主分類號: | F26B17/26 | 分類號: | F26B17/26;F26B3/09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3001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振動 干燥 方法 系統 | ||
1、一種振動混流干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需干燥的物料通過鎖氣式給料器送入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內,灑落在第一層振動干燥床上;
(2)在物料送入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內之前或同時,熱氣流通過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底部的進氣口送入干燥機內;
(3)熱氣流穿過各個振動干燥床后,向上逆流至排氣口排出;
(4)送入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內的物料在第一層振動干燥床中與逆流而上的熱氣流進行接觸并進行熱交換和水分蒸發,物料經第一層振動干燥床的振動流化同時并由熱氣流進行預熱,向上的熱氣流亦使需干燥的物料進一步流化;
(5)振動第一層振動干燥床使未被流化的物料通過導料板灑落輸送至第二層振動干燥床;
(6)被輸運到第二層振動干燥床上的物料在第二層振動干燥床中與逆流而上的熱氣流進行接觸并進行熱交換和水分蒸發,物料經第二層振動干燥床的振動流化同時并由熱氣流進行預熱,向上的熱氣流亦使需干燥的物料進一步流化;
(7)振動第二振動干燥床使物料通過導料板灑落輸送至第三層振動干燥床。重復上述與第一、第二振動干燥床相關聯的操作,使物料經過與第三、……、第n層振動干燥床相關聯的操作,使物料向下輸運直至到最底層的振動干燥床(其中n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數);
(8)物料經由鎖氣式卸料器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振動干燥床可以包括帶有篩板的床體,該篩板上排列有大量孔徑為0.5mm-30mm的篩孔,優選6mm-8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方法,進一步包括物料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與向上的熱氣流進行熱交換和水分蒸發;物料中的濕料團在灑落和振動的作用下被松散流化且增大了與氣流的接觸面積,較小的物料顆粒透過篩板上的篩孔被灑落至下層振動干燥床,以及透過篩孔的物料在下落的過程中又被熱氣流進一步干燥,同時上層床中的物料由于小顆粒物料的灑落,使物料顆粒間隙變大,熱氣流穿流強度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方法,其中振動干燥床成“之”字形往返安裝,各個振動干燥床與機殼1的水平橫截面成不同夾角,所述夾角可以為0°~25°,優選8°~12°。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方法,其中物料在整個干燥過程中,在各層振動干燥床上被反復灑落式流化干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方法,其中上層振動干燥床中的篩板的篩孔孔徑大于下層振動干燥床中的篩板的篩孔孔徑。
7、一種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包括機殼、振動干燥床、振動裝置、給料器、卸料器、干熱風進口、排氣口、吸塵罩;其中機殼的橫截面呈矩形斷面、四周有密封保溫隔熱層的分段或整體式鋼井筒式結構,機殼內自上而下通過減震器安裝有“之”字形往返的多層振動干燥床,減震器用于支撐和調節振動干燥床傾斜角度;每個振動干燥床均具有帶有篩板的床體,該篩板上排列有大量篩孔,振動干燥床的排料端裝有導料板,使具有輸運物料和灑落小粒徑物料的雙重作用的振動干燥床振動的振動裝置安裝于機殼外側,機殼頂部設置有吸塵罩和排氣口,并安裝給料器,機殼底部設置有干熱風進口,并裝有卸料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其中給料器為鎖氣式給料器,以及卸料器為鎖氣式卸料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其中鎖氣式給料器和鎖氣式卸料器均為葉輪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其中進一步在機殼的中下部設置干熱風進口。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其中振動混流干燥系統為積木式結構,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具有3~7層干燥系統筒節;在每一筒節結構中,均由機殼、減震器、封閉式床幫、振動干燥床、振動裝置、導料板和檢修平臺組成,所述檢修平臺設置于機殼外側。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振動混流干燥系統,其特征在于振動干燥床可以包括可更換的篩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功民;李婧,未經李功民;李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402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斷面型鋼的制造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整合型煤液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