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玉米提取物防治腫瘤的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3627.0 | 申請日: | 200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9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7 |
| 發明(設計)人: | 秦海林;母海成;張霞;梁愛華;李志宏;鄧安珺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井民康生物制品廠;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35/00;A23L1/30;A61K1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13340***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玉米 提取物 防治 腫瘤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玉米提取物,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含有這類提取物的組合物,以及這類提取物在制備抗腫瘤產品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癌癥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是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主要死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癥的患者約500萬,因此癌癥的預防與治療任務十分艱巨。手術、放療和化療被認為是是癌癥治療的三大法寶,但嚴格地說,能用藥物治療癌癥是最理想的。和可怕、危險又有痛苦的外科手術法,或者須有高度設備的放射性療法(使用放射能,若稍有不慎,可能影響重要臟器)相比,如果可以利用癌癥化學療法劑等藥物抑制癌癥的發展,征服癌癥,那么對患者而言真是一大福音。腫瘤藥物治療的歷史由來以久,但用化學藥物治療腫瘤只是近四十年的事,與手術治療及放射治療相比,藥物治療的歷史要短得多。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科學家已發現幾十種有效的抗腫瘤藥物。正是這些藥物使急性白血病患兒的平均生存期由過去的2~3個月延長到5年以上,使過去的不治之癥絨毛膜上皮癌得以治愈,使不少晚期腫瘤病人的生命明顯延長,從而使腫瘤療效得以改觀。新抗腫瘤藥物的不斷發現及深入研究已使腫瘤化學治療成為學科并使腫瘤內科學得以誕生。Elion及Hitchings于1988年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表明抗腫瘤藥的歷史性成就已舉世公認。當然,這并不意味抗腫瘤藥的研究不再需要發展,相反它面臨嚴重的挑戰,這就是多數常見實體瘤如肺癌、肝癌、結腸癌及胰腺癌等還缺乏有效藥物,不少抗腫瘤藥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產生耐藥性。因此,新型抗腫瘤藥物研究勢在必行。
玉米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又名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麥、六谷、蘆黍、珍珠米、包谷、包米等;為禾本科Gramineae玉蜀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拉丁名為Zea?mays?Linn.。玉米原產于中南美洲,主要分布在30°-50°的緯度之間;現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栽培面積最多的是美國、中國、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羅馬尼亞。我國的玉米主要產區是東北、華北和西南山區。玉米不僅可以作為食品和飼料,還是一種重要的可再生的工業原料,在國家糧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統計,“十五”期間我國玉米消費量從2000年的1.12億噸增長到2005年的1.27億噸,年均增長2.5%。2006年國內玉米消費量(不含出口)為1.34億噸,比2005年增長5.5%;其中,飼用消費8400萬噸,占國內玉米消費總量的64.2%,比重呈下降趨勢;深加工消耗玉米3589萬噸,占消費總量的26.8%,比重呈增長趨勢;種用和食用消費相對穩定。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近兩年來隨著化石能源在全球范圍內的供應趨緊,以玉米淀粉、乙醇及其衍生產品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業發展迅速,成為農產品加工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盡管玉米在世界各地的食品和深加工業方面已獲得廣泛應用,但有關玉米的具體藥用價值至今未見任何正式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為了充分利用玉米的資源,本發明的發明人對玉米進行了系統研究,通過廣泛的藥理篩選,證明玉米具有預防和/或治療腫瘤的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玉米提取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玉米提取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玉米提取物的組合物。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該類化合物在制備預防和/或治療腫瘤的產品中的應用。
為了完成本發明之目的,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玉米經干燥并適當的粉碎,以利增大與溶劑的接觸面積提高效率。
玉米的提取溶劑使用水、醇類、或水與醇類的混合物。優選的醇類包括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等,最優選的是乙醇,乙醇濃度為體積比50~100%;優選的濃度為體積比70~95%。提取時溶劑量為原藥重量的2~14倍,優選是3~5倍。提取可以在靜態或動態下,優選在動態條件下。為了提高提取的效率,可以使用超聲波等。提取的溫度是從室溫(例如20℃)到溶劑回流溫度的范圍內,優選在回流的溫度下。提取可連續或間歇進行,間歇提取時可重復2~5次。提取時間是1小時到4小時,優選為2.5到3小時。
上步結束后,合并濾液,濾去藥渣。濾液在動態狀態下,在常壓或減壓加熱濃縮成膏狀,優選減壓濃縮。
提取物可經冷凍干燥或真空干燥成干粉,也可把濃縮液體直接噴霧干燥成干粉進行各種制劑成型。
本發明的玉米提取物還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井民康生物制品廠;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未經龍井民康生物制品廠;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36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