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3006.2 | 申請日: | 200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6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權德;魏平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08 | 分類號: | G06F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臺灣省臺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超頻 電腦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及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一種利用硬件裝置 完成超頻的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當電腦系統的電子組件出廠時,廠商通常會定義此電子組件的一標準工作范 圍。超頻(overclock)為一種提高電子組件的頻率速度的技術,使電子組件的可工 作范圍高于廠商所定義的標準工作范圍。舉例來說,使用者可將標準工作范圍為 2GHz的一中央處理單元芯片的可工作范圍超頻至2.1GHz。因此,對于使用者而言, 超頻可將較低價的電子組件的效能提升,而接近較高價的電子組件的效能,以達到 物超所值的感覺。此外,當電子組件的可工作范圍增加,電腦系統的效能亦相對地 提升。所以,許多使用者期望將電子組件的可工作范圍超頻至最佳值,使電腦系統 獲得較佳的的效能。
傳統的超頻方法中,使用者需將電腦系統于開機時進入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Basic?Input?Output?System,以下稱BIOS),以自行調整相關的設定參數。當調 整至使得電腦系統死機的一組設定參數,BIOS于死機前會記錄此組設定參數。使 用者再次將電腦系統開機時,電腦系統會依此組設定參數運作。因此,使用者可依 據記錄于BIOS的此組的設定參數再次調整此些設定參數。如此,通過不斷地嘗試 錯誤(trial?and?error)可將設定參數調整至最佳化。然而,此種方法需依靠使用 者長久的經驗累積,對電腦系統不熟悉的使用者則具有相當大的困難度。
因此,目前業界系發展出一超頻軟件。超頻軟件逐次增加頻率并測試電腦系統 的穩定度。若電腦系統于增加頻率之后為穩定狀態,超頻軟件再增加頻率并重新開 機。若電腦系統死機,則自動回復機制(例如是使用看門狗定時器(watchdog?timer) 檢測是否逾時,若逾時則代表系統死機)對電腦系統發出信號,以重新啟動電腦系 統并讀取死機前的設定參數。超頻軟件會將此次設定參數視為最佳的設定參數,以 完成自動超頻。然而,此種方法必須讓電腦系統至少死機一次,才可獲得最佳的超 頻設定。因此,如何發展出一套不需通過死機即可自動超頻的方法,乃業者所致力 的方向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及方法,根據可超頻組件的信號 規范與輸出入信號的比較結果來調整參考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包括一可超頻組件、 一檢測電路及一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沙l組件具有一信號規范。檢測電路用以擷 取可超頻組件的一輸出入信號?;据斎胼敵鱿到y用以比較信號規范與輸出入信 號,以得到一比較結果。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并根據比較結果調整一參考信號。其中, 參考信號為可超頻組件的輸入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自動超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可超 頻組件的一信號規范。擷取可超頻組件的一輸出入信號。比較信號規范與輸出入信 號,以得到一比較結果。根據比較結果調整一參考信號。其中,參考信號為可超頻 組件的輸入信號。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及方法,是判斷輸出入信號的 輸出入穩定時間及輸出入保持時間是否符合制定的額定穩定時間及額定保持時間, 并據以調整參考信號的頻率。調整參考信號的依據,例如是根據額定穩定時間與輸 出入穩定時間tDS1的差額,并根據額定保持時間與輸出入保持時間的差額來決定。 如此一來,可逐次地增加參考信號的頻率至輸出入穩定時間接近額定穩定時間,但 不會小于額定穩定時間,并讓輸出入保持時間接近額定保持時間,但不會小于額定 保持時間。因此,不需經過死機即可自動地將電腦系統超頻至最佳狀態。借此,更 可提高電腦系統的效能,并讓使用者擁有物超所值的感受。
附圖說明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面將配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 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所示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的方塊圖。
圖2所示為一實施例的定時信號圖。
圖3所示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的方塊圖。
圖4所示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的自動超頻的電腦系統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30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