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吸收輕量型電磁波吸收涂料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2492.6 | 申請日: | 2008-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5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郝萬軍;趙艷華;張月芳;趙小亮;周生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5/32 | 分類號: | C09D5/32 |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臻 |
| 地址: | 570228海南***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收 輕量型 電磁波 涂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波吸收材料,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比重較小的電磁波吸收劑進行復合制備而成的電磁波吸收涂料。
背景技術
伴隨著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日趨普及。電子產品在給人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內藏信息處理裝置的電子機器的廣泛應用,CPU的運算速度越來越高速化,由此產生的高頻電磁波輻射和噪音污染也越來越嚴重。惡化的電磁環境不僅對人類生活日益依賴的通信、計算機與各種電子系統的信號傳播產生影響,造成系統裝置誤動作,帶來不可預知的災害,而且會對人類身體健康帶來威脅。鑒于此,國際衛生組織已將電磁污染列為第二大環境污染。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從六十年代起,在屏蔽材料的基礎上,開始探索電磁波吸收材料的研制。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已走在前列,如熟知的美國隱形戰機F-117的表面就是采用隱形材料和隱形設計,日本更是將電磁波吸收材料廣泛民用,除電子領域外,還用于辦公室、控制室等的電磁波輻射危害防護,甚至高大建筑物及橋梁表面,用以消除雷達假影。
電磁波吸收材料的種類有很多,如燒結鐵氧鐵片、楔狀吸收體、海綿式吸收體、涂料型電磁波吸收材料等。目前采用樹脂和比重較大的磁性材料、羰基鐵粉等制作出涂料型電磁波吸收材料,產品比重大,成本高,不利于產業化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吸收輕量型電磁波吸收涂料,其利用比重較小的電磁波吸收劑進行復合,制備出比重小、成本低的電磁波吸收涂料。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樹脂、碳微粉,碳纖維、TiO2微粉均勻混合,涂抹成涂層,常溫下干燥,制備出涂料型薄片狀電磁波吸收體。
本發明所采用的原理:
本發明的吸收機制為介電吸收。為簡單論述,考慮單層電磁波吸收體,后面設置金屬板,電磁波入射,遇到金屬板后不能透過,電磁波進入吸收材料的過程是一個平面電磁波通過介質傳播的過程,因此采用傳輸線理論解釋。
考慮平面電磁波垂直入射場合,涂層厚度d,輸入阻抗傳輸線(吸收體)特性阻抗負載(鐵板)阻抗考慮傳播常數為則根據傳輸線理論有:
輸入阻抗
作為例子,僅考慮介電吸收形式,此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大學,未經海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24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