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尋呼匹配響應的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移動臺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2482.2 | 申請日: | 2008-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7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森;李晨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68/00 | 分類號: | H04W68/00;H04W84/08;H04W88/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尋呼 匹配 響應 方法 應用 移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集群通訊系統領域,特別是一種在數字集群通訊系統呼 叫中進行尋呼匹配響應的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移動臺。
背景技術
數字集群通訊系統是移動通訊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種應用于集團 調度指揮通訊的移動通訊系統。主要應用于專業移動通訊領域,如政府部門、 軍隊、警務、鐵路、水利、民航及鋼鐵物流等各行各業。
數字集群通訊系統網絡結構(如圖1),主要包括集群移動臺1,基站 子系統2,調度子系統3,其中:
集群移動臺1,具備集群業務功能的移動臺設備,是集群網絡與使用者 交互的主要設備。
基站子系統2,具備集群業務功能的基站系統,完成集群移動臺的接入 功能,是連接集群移動臺和調度子系統的主要設備。
調度子系統3,完成對服務區內移動臺集群業務的控制和管理功能,是 集群業務的控制中心。
其中基站子系統2和調度子系統3可以合稱為系統側。
目前集群移動臺呼叫接入包括了的起呼、尋呼、尋呼匹配響應三個過程 過程。在起呼時,某個成員向組中的所有成員發起呼叫。此時由該組成員發 起起呼信令,通知系統側該移動臺需要進行群組呼叫。之后系統側在專用尋 呼信道上群組內的移動臺進行尋呼,即系統側收到移動臺的起呼信令后,對 被起呼組內的每個移動臺單獨發送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通知組內的所 有移動臺進入組呼中。之后進行尋呼匹配響應過程,即組內的其他移動臺收 到系統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后,進行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解碼,并 根據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所帶的信息,進行相關處理,當確認是自身的 尋呼消息后,回復尋呼響應信令。
目前的尋呼和尋呼匹配響應的方法為,系統側向每一個被叫移動臺單獨 發送一條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此信令攜帶被叫移動臺的IMSI (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國際序列號),移動臺 收到后做IMSI匹配,匹配成功后,回復尋呼響應。由于是每個移動臺單獨 接入,當組內移動臺數很多時,會導致有的移動臺接入等待時間過長,不利 于數字集群移動臺的使用。
中國專利200710198491.5提出了一種方法解決上述問題,該方法的基 本構思如圖2,即主叫移動臺完成起呼后,系統執行S10,在廣播信道向網 絡內所有集群移動臺發送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該消息攜帶群組的GID (GROUP?ID,群組標識符,是群組的唯一識別碼),通知所有集群移動臺有 某一集群移動臺開始呼叫,要求該組內的移動臺加入此次呼叫。
集群移動臺收到系統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后,進行以下操作:
S20、對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進行解碼,將解析出的信息與移動臺 自身存儲的信息進行匹配。一個較優的實施例是解析出其中的GID。
所述尋廣播尋呼與信道指派消息可以包括如下內容:
LAC(Location?Area?Code,位置區編碼)層(該層在高通發布的 《CDMA2000空中接口技術規范》中被稱為“層二”):包括了效用(UTILITY) 子層和地址(ADDRESS)子層。
其中,效用子層有MESSAGE_ID標識位表示消息類型,在本發明中,其 取值為0x36。
ADDRESS子層包括NUM_GIDS、GID_ADDR_LENGTH和GID_ADDR_LIST三個 部分。
NUM_GIDS標志位:表明該消息中包含的群組數,該標志位長度為4比 特。GID_ADDR_LENGTH標志位:表示每一個群組GID的編碼方式,長度為1 比特。當其取值為0時,表示使用28比特編碼的GID;當其取值為1時, 表示使用52比特編碼的GID。GID_ADDR_LIST數據結構:表示群組GID列表, 當GID_ADDR_LENGTH為0時,該數據結構的字段長度等于NUM_GIDS和28的 乘積(單位為比特),當GID_ADDR_LENGTH為1時該標志位的字段長度等于 NUM_GIDS和52的乘積(單位為比特)。GID_ADDR_LIST中的GID數據排布 如下表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24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