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窺鏡用物鏡及內窺鏡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2148.7 | 申請日: | 200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592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宮野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23/24;A61B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蘭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窺鏡 物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窺鏡用物鏡及內窺鏡,尤其涉及適于在該內窺鏡用物鏡和其成像面之間配置光路折曲用棱鏡等來使用的內窺鏡用物鏡、及具備該內窺鏡用物鏡的內窺鏡。
背景技術
以往,在醫療現場等對患者的體內進行觀察或治療時等使用內窺鏡。作為內窺鏡,大多使用在插入于體內的內窺鏡的插入部前端配置觀察用物鏡而在物鏡的成像面配置固體攝像元件來觀察插入部的長軸方向的直視型內窺鏡。此類型的內窺鏡大多被配置成固體攝像元件的受光面與插入部的長軸方向平行,在這種構成中,一般在物鏡和固體攝像元件之間插入配置用于將光路折曲90度的光路變換棱鏡。
上述構成的內窺鏡的光學系統中,插入配置光路變換棱鏡的從物鏡的最終面到成像位置為止的距離即后截距有必要增長。本申請人在日本特開2004-205779(對應于US?2004/0125469?A)中,公開了具有長的后截距的4組6片構成的內窺鏡用物鏡。
然而,在從物鏡的最終面到成像位置之間,不僅插入所需最低限的光路變換棱鏡,優選例如插入低通濾波器或紅外線截止濾光片等濾光片類。而且,在考慮光路變換棱鏡或濾光等的加工精度或組裝精度等的情況下,優選確保更長的后截距。
另外,內窺鏡用物鏡,由于為了使景深增深大多為F值大的光學系統即暗的光學系統,因此,球差或彗差等成為決定畫質的重要要因的情況少,而作為畫質劣化的較大的因素可列舉倍率色差。尤其隨著固體攝像元件的高密度化,有必要充分校正倍率色差。若倍率色差變大,則不僅發生周邊像的色模糊,而且周邊部的分辨力也下降,所以存在在使用內窺鏡進行管腔內的觀察、診斷時受到影響之虞。
由上述可知,要求長的后截距及良好的倍率色差的雙方。為了校正倍率色差,在遠離光闌的位置配置擔當校正倍率色差的光學部件的一方是有利的,在比光闌更靠近像側的、與成像面接近的位置被配置,其校正效果就可越顯著地獲得。然而,隨著后截距增大,此光學部件的光線高則降低而使倍率色差的校正效果變弱,其校正就變得困難。尤其在后截距比焦距的2.5倍更長的光學系統中,由于在接近于成像面的位置不存在透鏡,因此倍率色差的校正就不容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具有比焦距更長的后截距并且倍率色差被良好地校正的內窺鏡用物鏡。
根據本發明的某種觀點,內窺鏡用物鏡,從物體側起依次排列:凹面朝向像側的負的第1透鏡;將任一方為正而另一方為負的第2透鏡及第3透鏡接合而成的第1接合透鏡;光闌;將平面或曲率半徑的絕對值大的面朝向物體側的正的第4透鏡,和將正的第5透鏡及負的第6透鏡從物體側起順次接合而成的整體上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接合透鏡而成,且滿足以下條件式(1)、(2):
Bf/f>2.5????(2)
此處,
f:整個系統的焦距,
Bf:整個系統的后截距(空氣換算長),
v5:第5透鏡的阿貝數,
v6:第6透鏡的阿貝數,
RA:第5透鏡和第6透鏡的接合面的曲率半徑,
d6:第6透鏡的中心厚,
n6:第6透鏡的折射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能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21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