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和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0019.4 | 申請日: | 2008-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6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春日康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NEC液晶技術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F1/1362 | 分類號: | G02F1/1362;H01L27/12;H01L21/84;G03F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面板 制造 方法 液晶 顯示裝置 | ||
1.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
與配備有輸入端子的布線相連的TFT;
與所述TFT相連的像素電極;以及
與像素電極相對的公共電極,其中
取決于信號從所述輸入端子流過所述布線至所述TFT所引起的信號退化量,調整像素電極和公共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相對透射率T2/T1和電極間距比L2/L1滿足下面的等式:
T2/T1=sin2(2×ψ2)/sin2(2×ψ1)
和
L2/L1=((sin(ψ2)×cos(ψ2))/(sin(ψ1)×cos(ψ1)))1/2
其中,T1、L1和ψ1分別表示相對靠近所述輸入端子的像素的像素透射率、公共電極與像素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和液晶旋轉角;T2、L2和ψ2分別表示相對遠離所述輸入端子的像素的像素透射率、公共電極與像素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和液晶旋轉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通過改變公共電極寬度和像素電極寬度中的至少一個來調整公共電極與像素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
所述輸入端子是與所述TFT的柵電極相連的第一輸入端子;以及
隨著所述第一輸入端子與所述TFT之間的距離的增加,將像素電極與公共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設置得較小。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
所述輸入端子是與所述TFT的漏電極相連的第二輸入端子;以及
隨著所述第二輸入端子與所述TFT之間的距離的增加,將像素電極與公共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設置得較小。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
所述輸入端子是與所述TFT的柵電極相連的第一輸入端子和與所述TFT的漏電極相連的第二輸入端子;以及
隨著所述第一輸入端子、所述第二輸入端子與所述TFT之間的距離的增加,將像素電極與公共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設置得較小。
7.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具有夾在一對相對基板之間的液晶,所述液晶顯示面板包括:
與配備有輸入端子的布線相連的TFT;
與所述TFT相連的像素電極;
與所述像素電極相對的公共電極,以及
取決于信號從所述輸入端子流過所述布線至所述TFT所引起的信號退化量,調整像素電極與公共電極之間的電極間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基板間隔d1和d2滿足下面的關系式;
T2/T1=sin2(β×Δn×d2)/sin2(β×Δn×d1)
其中:
相對地靠近所述輸入端子的像素的透射率是T1,所述像素處的基板間隔是d1;
相對地遠離所述輸入端子的像素的透射率是T2,所述像素處的基板間隔是d2;和
Δn表示液晶的折射率各向異性。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
所述輸入端子是與所述TFT的柵電極相連的第一輸入端子;以及
隨著所述第一輸入端子與所述TFT之間的距離的增加,將基板間隔設置得較小。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中
所述輸入端子是與所述TFT的漏電極相連的第二輸入端子;以及
隨著所述第二輸入端子與所述TFT之間的距離的增加,將基板間隔設置得較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EC液晶技術株式會社,未經NEC液晶技術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001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