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9910.6 | 申請日: | 2008-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96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武田力紀;西隆志;古田俊夫;金本匡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1/15 | 分類號: | B62D21/15;B60G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懸架 安裝 結構 方法 | ||
1.一種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包括:
第一和第二側構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每一個沿車體的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車體的對應側部;
驅動單元,其被安裝于所述第一與第二側構件之間的空間;
驅動軸,其沿所述車體的寬度方向從所述驅動單元延伸,并且被連接到驅動輪;
懸架構件,其形成于所述第一與第二側構件之間的空間,并且被布置在所述驅動單元的下后部;以及
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對應的一個與所述懸架構件連結,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設置有可破斷部,由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至少一個的前端部施加的負載導致所述驅動單元和所述驅動軸朝所述車體的后方移動、使得所述驅動軸接觸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對應的一個時所產生的負載使所述可破斷部破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斷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斷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對應的一個之間的聯接部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被布置成具有如下構造:當從所述車體的頂部看時,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伸長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對應的一個以預定角度與平行于所述驅動軸延伸的水平線相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預定角度設定為落入22度到62度的角度范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發動機和傳動裝置,所述車輛懸架還包括沿所述車體的寬度方向從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每個前端部延伸的前保險杠加強件,所述驅動輪是左右前車輪,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是左右前側構件,所述發動機和所述傳動裝置被布置在由所述前保險杠加強件、所述左右前側構件、以及所述懸架構件包圍的發動機室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斷部由以下構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貫通孔凹部,該貫通孔凹部與設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螺栓貫通孔連續,通過該螺栓貫通孔將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緊固到所述左右前側構件的每一個的下部;端部凹部,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頂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介于所述貫通孔凹部與所述端部凹部之間的部分,
所述可破斷部的沿從所述左右前側構件的至少一個的前端部施加的負載方向的截面積被設置為比所述可破斷部的每個鄰接部的截面積小。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斷部由以下構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貫通孔凹部,該貫通孔凹部與設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螺栓貫通孔連續,通過該螺栓貫通孔將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緊固到所述左右前側構件的每一個的下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頂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介于所述貫通孔凹部與所述頂部之間的部分,
所述可破斷部的沿從所述左右前側構件的至少一個的前端部施加的負載方向的截面積被設置為比所述可破斷部的每個鄰接部的截面積小。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懸架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斷部由以下構成:螺栓貫通孔,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通過該螺栓貫通孔將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緊固到所述左右前側構件的每一個的下部;端部凹部,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頂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的上端部的介于所述螺栓貫通孔與所述端部凹部之間的部分,
所述可破斷部的沿從所述第一和第二左右前側構件的至少一個的前端部施加的負載方向的截面積被設置為比所述可破斷部的每個鄰接部的截面積小。
10.一種車輛懸架的安裝方法,其包括:
沿車體的前后方向在所述車體的對應側部布置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每一個;
在所述第一與第二側構件之間的空間安裝驅動單元;
使驅動軸沿所述車體的寬度方向從所述驅動單元延伸,并且將所述驅動軸連接到驅動輪;
在所述第一與第二側構件之間的空間形成懸架構件,并且將所述懸架構件布置在所述驅動單元的下后部;以及
通過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每一個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對應的一個與所述懸架構件連結,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對應的一個上設置可破斷部,由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側構件的至少一個的前端部施加的負載導致所述驅動單元和所述驅動軸朝所述車體的后方移動、使得所述驅動軸接觸所述第一和第二懸架連桿的對應的一個時所產生的負載使所述可破斷部破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991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普通銑床加工轉子托板方法
- 下一篇:印刷機的進給驅動裝置以及印刷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