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鏡鏡筒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9781.0 | 申請日: | 2008-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5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謙;河村德久;巖井利充;竹內木葉;加賀谷智;大關孝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株式會社;株式會社騰龍 |
| 主分類號: | G03B5/00 | 分類號: | G03B5/00;G02B7/02;G02B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方源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鏡鏡筒。
背景技術
在諸如數字靜態攝像機或數字視頻攝像機的成像設備中,由包含在透鏡鏡筒中的成像光學系統引導的主題影像形成在成像裝置上以對主題影像成像。
當在成像時保持成像設備的手部意外運動并發生所謂“抖動”時,形成在成像設備上的主題影像會變模糊。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號2005-173160揭示了一種成像設備,其包括支撐透鏡保持框架(其保持形成成像光學系統的一部分的位移透鏡)以沿與位移透鏡的光軸垂直的平面可運動的影像模糊校正單元,并利用驅動機構來使透鏡保持框架運動以使形成在成像裝置上的主題影像穩定。
發明內容
同時,希望具有上述影像模糊校正單元的成像設備包括具有更高變焦比的成像光學系統,并進一步減小尺寸。
通常,當成像光學系統在光軸方向以及與光軸垂直的方向上減小尺寸時,形成成像光學系統的透鏡組趨于具有較高的屈光度,且各個透鏡的曲率的中央位置(中央軸線)從成像光學系統的光軸的位置偏移會嚴重地影響成像光學系統的性能。因此,即使發生微小的位置偏移,也會降低環境光的分辨率以及量。
因此,在確保光學性能的同時為了在尺寸方面減小具有影像模糊校正單元的成像設備,會需要對被影像模糊校正單元移動的位移透鏡的光軸從成像光學系統的光軸的位置偏移進行抑制。
已經著眼于上述情況完成了本發明,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透鏡鏡筒,其在確保光學性能的同時可有利地減小尺寸。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鏡鏡筒,其包括后鏡筒,成像設備可安裝至所述后鏡筒;成像光學系統,其將主題影像導引至所述成像裝置;以及影像模糊校正單元,其使形成所述成像光學系統的位移透鏡在與所述成像光學系統的光軸垂直的平面中運動。所述影像模糊校正單元包括在與所述成像光學系統的所述光軸垂直的平面中支撐所述位移透鏡的基體。所述透鏡鏡筒包括支撐所述基體以沿垂直于所述光軸的平面相對于所述后鏡筒可運動的支撐機構;以及固定裝置,其將所述基體固定至所述后鏡筒。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鏡鏡筒,其包括鏡筒;成像光學系統,其將主題影像導引進入所述鏡筒;以及影像模糊校正單元,其使形成所述成像光學系統的位移透鏡在與所述成像光學系統的光軸垂直的平面中運動。所述鏡筒包括后鏡筒以及從所述后鏡筒出現并掩藏在所述后鏡筒內的前鏡筒。所述影像模糊校正單元包括在與所述成像光學系統的所述光軸垂直的平面中支撐所述位移透鏡的基體。所述透鏡鏡筒包括支撐所述基體以沿垂直于所述光軸的平面相對于所述后鏡筒可運動的支撐機構;以及固定裝置,其將所述基體固定至所述后鏡筒。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能夠在對位移透鏡進行調整之后(具體而言,在允許位移透鏡的光軸與成像光學系統的光軸匹配之后)將影像模糊校正單元固定至后鏡筒。
因此,成像光學系統可有利地具有能夠得到保證的光學性能,并且透鏡鏡筒及成像設備可有利地減小尺寸。
附圖說明
圖1是成像設備10的前側立體圖。
圖2是成像設備10的后側立體圖。
圖3是示出成像設備10的控制系統的框圖。
圖4是處于收納位置的透鏡鏡筒16的立體圖。
圖5是處于伸出位置的透鏡鏡筒16的立體圖。
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透鏡鏡筒16的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7是影像模糊校正單元30及后鏡筒32的分解立體圖。
圖8是影像模糊校正單元30的分解立體圖。
圖9是影像模糊校正單元30安裝至后鏡筒32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0是影像模糊校正單元30安裝至后鏡筒32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1是示出影像模糊校正單元30向后鏡筒32的安裝的示圖。
圖12是影像模糊校正單元30安裝至后鏡筒32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13是示出第一及第二可運動體48及50安裝至基體46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4是示出第一及第二可運動體48及50以及固定透鏡保持框架52安裝至基體46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5是示出第一及第二可運動體48及50以及固定透鏡保持框架52安裝至基體46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6是示出柔性印刷電路板80的安裝的視圖。
圖17是圖16的主要部分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安裝有根據本實施例的透鏡鏡筒16的成像設備10的前側立體圖。圖2是成像設備10的后側立體圖。
如圖1及圖2所示,成像設備10是數字靜態攝像機,并具有形成護套的外殼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株式會社;株式會社騰龍,未經索尼株式會社;株式會社騰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97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SOI基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建筑物的基礎結構和地基改良的底板基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