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塊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9181.4 | 申請日: | 200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1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明傳;王星發;王士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靜;逯長明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背光模塊結構,尤指一種不僅可使導光板穩固定位于框架,且能增加顯示模塊與框架貼附面積,有效改善落下測試,增強結構強度的背光模塊結構。
背景技術
薄形化的背光模塊是時勢所趨,為達模塊薄形化,一般采用的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習知一種框架(Housing)10的結構,以及如圖5及圖6所示與該框架10配合的導光板20;該框架10具有一承載部11,該承載部11包含一正面11a以及一背面11b,其中,該正面11a用以承載液晶顯示模塊(圖中未示出),該承載部11具有一概呈矩形的容置孔111,該容置孔111周緣設有復數個凹槽12a~12e,如圖所示,其中三個凹槽12a~12c設置于該承載部11用以承載顯示模塊的該正面11a上,約呈現三角形位置設置,而另兩個凹槽12d、12e則設置于該承載部11的背面11b的兩側,且該復數個凹槽12a~12e相互錯位。
再請參閱圖5及圖6所示配合前述該框架10(如圖1所示)的導光板(Light?Guide)20,該導光板20相對應于該框架10的凹槽12a~12e處,成型有復數個定位片22a~22e;請參閱圖7及圖8,該導光板20嵌入該框架10的容置孔111中,且該導光板20周圍所設置的定位片22a~22e分別嵌入對應的凹槽12a~12e中,使得導光板20被定位于該框架10中;接著再安裝光學膜片組與顯示模塊(圖中未示出),即可完成組裝。
但,上述習知結構存在以下缺失:
一、該框架10為達薄形化的目的,其承載部11的厚度勢必隨之變薄,導致成型該凹槽12a~12e時,極容易因為厚度不足,而于框架脫膜時產生破孔,不堪使用。
二、若為防止該框架10于開模后破孔,可將凹槽12a~12e皆設置于該承載部11的背面11b,然而如此一來,將使得導光板20無法定位于框架10;而導光板20若是利用與之相對配設的反射片背膠定位于框架10上,則又容易導致顯示模塊于落下測試時與框架10分離、破裂。
三、為防止上述缺陷,若將凹槽12a~12e皆設置于承載顯示模塊的該正面11a上,則會使得框架10與顯示模塊間的貼附面積不足,同樣地,會導致顯示模塊于落下測試時與框架10分離、破裂。
發明內容
有鑒于習知技術的缺失,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背光模塊結構,不僅可使導光板穩固定位于框架,且能增加顯示模塊與框架貼附面積,有效改善落下測試,增強結構強度,可解決傳統顯示模塊薄形后可能產生的組裝不便、定位不易以及產生破孔等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背光模塊結構,其包含一框架及一導光板,且該框架具有一承載部,該承載部具有一容置孔,該承載部于該容置孔的周緣設有復數凸緣及復數凹槽,該凸緣與該凹槽呈相互錯位設置,且該導光板嵌入該框架的容置孔內,該導光板對應于該框架的凸緣及凹槽處,設有定位槽及定位片,并該導光板的定位槽及定位片與該框架的凸緣及凹槽相互凹凸嵌合。該承載部具有一正面以及一背面,該正面用以直接承載一液晶顯示模塊,該背面位于該正面的反面,且該?復數凸緣與該導光板的定位槽接觸的面低于該正面的表面高度,且該復數凹槽設置于該承載部的背面。
為能對于本發明的結構目的和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茲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為習知框架實施例的前視結構立體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為圖1框架實施例的后視結構立體圖。
圖4為圖3的B部放大圖。
圖5為配合圖1框架的導光板實施例的前視結構立體圖。
圖6為圖5導光板實施例的后視結構立體圖。
圖7為圖5導光板組裝于圖1框架的前視結構立體圖。
圖8為圖7組裝結構的后視立體圖。
圖9為本發明框架實施例的前視結構立體圖。
圖10為圖9的C部放大圖。
圖11為圖9框架實施例的后視結構立體圖。
圖12為圖3的D部放大圖。
圖13為配合圖9框架的導光板實施例的前視結構立體圖。
圖14為圖13導光板實施例的后視結構立體圖。
圖15為圖13導光板組裝于圖9框架的前視結構立體圖。
圖16為圖15組裝結構的后視立體圖。
圖17為圖15的E-E剖面結構圖。
圖18為顯示本發明導光板避開發光區域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一、先前技術:
10-框架
11-承載部
11a-承載部正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91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電氣控制器
- 下一篇:一種玻璃原料COD值的測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