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9131.6 | 申請日: | 200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461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飯田崇;山中真;落合康雄;水野喜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21/213 | 分類號: | B60R21/2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氫;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囊裝置,其具有安裝在車輛的頂蓋與頂蓋內襯之間并保持處于折疊狀態的氣囊本體。
背景技術
常規地,日本專利公開No.2005-104172披露了一種此類氣囊裝置。圖13示意性示出一種用于車輛后端碰撞的常規氣囊裝置,包括這篇文獻披露的裝置。
如圖13所示,用于后端碰撞的氣囊裝置包括氣囊本體113,氣囊本體113安裝在車輛11的頂蓋21與頂蓋內襯22之間,并保持處于折疊狀態。在車輛11受到后端碰撞時,充氣器14向氣囊本體113供給氣體,從而使氣囊本體113膨脹展開,使其進入車輛后座椅后方的空間。
具體而言,參照圖14,氣囊本體113具有:多個固定片131a、131b、131c,其用螺栓132a、132b、132c固定于頂蓋21;以及折疊部133,從固定片131a至131c延伸而出并保持處于折疊狀態。折疊部133被綁扎帶135A、135B綁在一起。因此,當氣囊本體113安裝在車輛11中時,折疊部133維持處于折疊狀態。當氣囊本體113膨脹展開時,綁扎帶135A、135B破裂,從而解除氣囊本體113的受約束狀態。
此常規氣囊裝置的氣囊本體113具有固定片131a至131c以及折疊部133。因此,當如圖15所示將氣囊本體113固定至頂蓋21時,折疊部133由于其自重而下垂,使氣囊裝置的安裝復雜化。
為了解決此問題,日本專利公開No.2005-104172的裝置包括下板136,在氣囊本體113的折疊部133下方位置,將下板136固定于頂蓋21。這樣,下板136阻止折疊部133下垂。然而,下板136也阻礙氣囊本體113沿向下方向的膨脹展開。這使得氣囊本體113不能在期望方向膨脹展開,因此成為一個缺點。
除了用于后端碰撞的氣囊裝置之外,對于氣囊本體安裝在車輛的頂蓋與頂蓋內襯之間并保持處于折疊狀態的氣囊裝置而言,這種問題普遍存在。
據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囊裝置,使氣囊本體沿車輛的內壁順暢地向下膨脹展開,并減少在安裝狀態下氣囊裝置中氣囊本體的下垂。
發明內容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氣囊裝置,具有布置在車輛的頂蓋與頂蓋內襯之間并保持處于折疊狀態的氣囊本體。氣囊裝置包括固定件(將氣囊本體與頂蓋固定)、綁扎件、以及約束件。氣囊本體具有:用固定件進行固定的固定部,以及,從固定部延伸而出并維持處于折疊狀態的折疊部。綁扎件綁住折疊部,并在氣囊本體膨脹展開時釋放折疊部。氣囊本體固定于頂蓋時,約束件約束折疊部的向下移置,同時保證在折疊部下方有開放空間。
在此結構中,綁扎件將氣囊本體的折疊部綁在一起,從而維持氣囊本體處于折疊狀態。氣囊本體具有:用固定件進行固定的固定部,以及,從固定部延伸而出并保持處于折疊狀態的折疊部。由于根據本發明的裝置具有約束件,約束件對折疊部的向下移置進行約束,阻止折疊部由于其自重而下垂。此外,由于約束件保證折疊部下方有開放空間,所以,避免氣囊本體的向下移置受到約束件阻礙。這使氣囊本體能夠沿車輛內壁順暢地向下膨脹展開,并且避免安裝氣囊裝置時氣囊本體下垂。如果頂蓋內襯引導氣囊本體使氣囊本體沿期望方向膨脹展開,那么可以避免氣囊本體的膨脹受到約束件的阻礙。
附圖說明
圖1是圖示包括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的車輛的側視圖;
圖2是圖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的后視圖;
圖3是示于圖2的車頂沿圖2的3-3線的剖視圖;
圖4是圖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本體的軸測圖;
圖5是圖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約束板的軸測圖;
圖6是主要示出圖3所示氣囊本體的放大剖視圖;
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的俯視圖;
圖8是示于圖7的氣囊裝置沿8-8線的剖視圖;
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的剖視圖(與圖4對應);
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的軸測圖;
圖1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氣囊裝置的改進的俯視圖;
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氣囊裝置的另一改進的剖視圖;
圖13是示出常規氣囊裝置的剖視圖;
圖14是示出常規氣囊裝置的軸測圖;以及
圖15是圖示常規氣囊裝置的折疊部下垂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1至圖6說明根據本發明的氣囊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其為安裝在小型廂式貨車或艙背式轎車中用于后端碰撞的氣囊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合成株式會社,未經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91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