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8827.7 | 申請日: | 200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03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08 |
| 發明(設計)人: | 金喜坤;黃仁瑄;辛宅善;尹炳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B6/00;G02B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吳貴明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組件 | ||
1.一種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用于產生光;
導光板,其包括形成有相互連接的上部棱形圖案的上面、 來自所述光源的光入射的入射面、以及下面,所述下面包括相 互隔離形成的下部棱形圖案、以及形成在所述下部棱形圖案之 間且離所述入射面越遠與所述上面之間的距離階段性縮小的 平坦部,所述下部棱形圖案包括從前端的平坦部朝所述上面方 向傾斜形成的第一傾斜面、以及從所述第一傾斜面的上端朝所 述下面方向傾斜形成且與后端的平坦部連接的第二傾斜面;
反射膜,配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下部;以及
至少一個光學膜,配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上部,其中,所 述光學膜包括一個擴散膜,所述擴散膜具有預定的霧度;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形成為不規則的曲線形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傾斜面以所述上面的法線為基準傾斜35°~5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部與所述入射面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每個所述平坦部離所述入射面越遠,以所述上面為基準 朝下方向傾斜0.1°~0.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的尺寸根據位置而發生變化。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具有與所述入射面平行形成的條紋形 狀。
7.一種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用于產生光;
導光板,包括形成有相互連接的上部棱形圖案的上面、 來自所述光源的光入射的入射面、與所述入射面相對的相對 面、被配置為與所述入射面和相對面分別鄰接的下部棱形圖 案、以及具有形成在所述下部棱形圖案之間的平坦部的下面,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包括n個反棱形部,其中,所述n是大于等 于2的自然數;
反射膜,配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下部;以及
至少一個光學膜,配置在所述導光板的上部,其中,所 述光學膜包括一個擴散膜,所述擴散膜具有預定的霧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棱形部包括:
第一傾斜面,從前端的平坦部或者反棱形部朝所述上面 方向傾斜形成;以及
第二傾斜面,從所述第一傾斜面的上端朝所述下面方向 傾斜形成,且與后端的平坦部或反棱形部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還包括第三傾斜面,所述第三傾斜面 從第n個反棱形部的所述第二傾斜面的下端朝上部方向傾斜 形成,且與后端的平坦部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還包括輔助平坦部,所述輔助平坦部 形成在所述反棱形部之間和/或所述第n個反棱形部和所述第 三傾斜面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部與所述入射面垂直。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每個所述平坦部離所述入射面越遠,以所述上面為基準 朝下方向傾斜0.1°~0.3°。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具有與所述入射面平行形成的條紋形 狀。
14.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棱形圖案形成為不規則的曲線形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882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壓壓下伺服控制裝置
- 下一篇:風扇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