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系統消息發送及接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7698.X | 申請日: | 2008-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707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杜忠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H04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吳孟秋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系統 消息 發送 接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具 體地,涉及移動蜂窩網絡的系統消息發送及接收方法。
背景技術
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中,系統消息 可以分成主系統消息(MIB)和一般的系統消息(SI)。MIB在廣播 信道上發送,并且有固定的40毫秒的發送周期,即MIB在周期內 的第一次發送總是發生在SFN模4=0(即,SFN%4=0)的時候。SI 在下行共享信道上進行發送,其中系統消息1(SI-1)有固定的80 毫秒的發送周期,即SI-1在周期內的第一次發送總是發生在SFN 模8=0的時候。其他SI的調度信息都包括在SI-1中,包括調度周 期,發送窗口參數等。終端從這些調度信息中可以推斷出SI發送的 時間或者時間范圍。系統消息的發送采用專用的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實例,在下行專用控 制信道(Dedicated?Physical?Control?Channel,簡稱為DPCCH)上采 用專用的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 簡稱為RNTI)來區別于其他的下行信令后者數據。
從終端的角度講,系統消息的接收過程如下:在小區搜索過程 之后,終端首先接收MIB,然后根據SI-1的調度特征,接收SI-1 的內容。從SI-1上再推斷出其他SI的調度規律,然后在規定的時 間內進行接收。在接收SI的時候,終端從該SI對應的DPCCH上 可以得到承載該SI的無線資源的描述信息,比如頻率資源,調制編 碼信息(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簡稱為MCS)等,也就是 說,SI的資源調度是動態的。
相關的系統參數往往會被合并在一個系統消息塊中(System Information?Block,簡稱為SIB),例如,與小區重選相關參數會被 組織在一個相同的SIB中。一個SI中可以包括一個或者多個SIB, 顯然,這些SIB的調度周期是相同的,但是,調度周期相同的SIB 不一定包含在一個SI中,也就是說,允許不同的SI具有相同的調 度周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包括鄰近小區的SI,因為鄰近小區可以 分成頻內鄰近小區、頻間鄰近小區、GERAN(GSM/EDGE?Radio Access?Network,GSM/EDGE無線接入網)鄰近小區、UTRAN (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 鄰近小區,CDMA2000鄰近小區等。
為了提高系統消息的覆蓋范圍,MIB和SI都會在其一個調度 周期內進行重復的發送。例如,MIB在40毫秒周期內會重復發送4 次。一般地,SI的重復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連續的重復方式,一種 是間隔式的重復方式。連續的重復方式是指SI的重復發送在一個比 較短的時間窗口內完成,終端需要在這個時間窗口內連續接收這些 重復發送的內容。間隔式的重復方式是指重復發送的內容相互之間 會間隔一定的時間,終端在兩次重復發送之間不需要連續的接收。 間隔式重復的最大益處是會增加終端接收的時間分集。
網絡會按照調度規律不斷地發送MIB和SI,但是對于某個終 端來說,并不需要總是接收所有的MIB和SI,這是因為,系統消息 是周期性廣播的內容,當終端已經讀取了有效的系統消息以后,除 非系統消息的內容發生改變或者終端無法確定是否保存了有效的系 統消息,終端可以選擇跳過已經接收的SI。另外一個原因是不同的 終端具有不同的終端能力,對于某些終端來說,例如,對于不支持 CDMA2000的終端而言,包括CDMA2000鄰近小區的SI對其無效, 因此終端也可以選擇一直不讀取包含CDMA2000的SI。但是,終 端的這種行為的前提是終端需要明確知道某個SI發送的開始時間 和結束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76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