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馬達鉚合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87270.5 | 申請日: | 2008-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69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30 |
| 發明(設計)人: | 朱世平;李純文;吳炎濃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04 | 分類號: | H02K5/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 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馬達,尤其是關于馬達的鉚合構造。
背景技術
如圖1A、圖1B所示,為已有的馬達外殼的鉚合構造。馬達1000具有兩個外殼,上外殼100和下外殼200,分別具有螺絲孔120、130和螺絲孔220、230。在螺絲孔120、130之間和螺絲孔220、230之間形成結合孔300和300’。安裝時,先把鉚釘(圖中未示)放在結合孔300和300’之中,然后采用油壓機壓扁鉚釘,從而使馬達的上外殼100和下外殼200能牢固的結合在一起;再采用螺絲和螺母(圖中未示)分別在螺絲孔120、220和螺絲孔130、230上進行擰緊固定。
但像這樣已有的馬達鉚合構造,存在浪費材料和工時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馬達鉚合構造,方便安裝。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馬達鉚合構造,節省材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馬達鉚合構造,包括馬達上下外殼,其特征在于,在馬達上、下外殼各自形成的凸緣上分別一體成型設置相互配合的包夾構造。通過上述的構造,通過上下外殼上相互配合的包夾構造鉚合時,只要對準包夾的構造后,就能確保用于安裝馬達到產品上的螺絲孔的位置也一致,起到定位的作用。由于不需要鉚釘,所以削減了材料;同時也不需要把鉚釘放入鉚合的地方,不需要放入鉚釘后在調整用于安裝馬達到產品上的螺絲孔的位置,所以,減少了工時。
馬達的其中一個外殼的凸緣設成突起的構造,與之配套的另外一個外殼的凸緣做成一條槽。
馬達的其中一個外殼的凸緣上兩螺絲孔之間的邊切掉一小部分,留一小部分,另一外殼的凸緣上兩螺絲孔之間的邊設成中部突出。
馬達的其中一個外殼的凸緣上設有長于另一外殼的凸緣的突塊。
馬達的其中一個外殼的凸緣上兩螺絲孔之間的邊設成凹構造,另一外殼的凸緣上設有和上述凹構造相反的凸構造。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是在原有馬達鉚合結構的基礎上,在外殼上直接一體設置可以鉚合的構造,直接進行鉚合,不需要再使用此外的其他部品進行鉚合,因此極大的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同時也為生產提供了便捷,節約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A、圖1B為公知技術示意圖;
圖2A、圖2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3A、圖3B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示意圖;
圖4A、圖4B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示意圖;
圖5A、圖5B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A、圖2B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在馬達上外殼100邊上設置槽110,下外殼200邊設置突起210,突起210和槽110的位置相互對應。上下外殼鉚合的時候,把突起210扣進槽110里面,然后壓扁突起210,使突起210彎曲后扣住馬達的上外殼100,從而起到鉚合的作用,再采用螺絲和螺母(圖中未示)分別在螺絲孔120、220和螺絲孔130、230上進行擰緊固定。
如圖3A、圖3B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馬達的上外殼100邊上兩螺絲孔120、130之間的邊切掉一小部分,留一中部140,形成直邊。馬達的下外殼200邊上兩螺絲孔220、230之間的邊設成中部突出240。上下外殼鉚合的時候,把突出240包夾在中部140邊上,從而鉚合馬達,再采用螺絲和螺母(圖中未示)分別在螺絲孔120、220和螺絲孔130、230上進行擰緊固定。
如圖4A、圖4B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示意圖。馬達的下外殼200的邊上設有長于上外殼100的邊150的突塊250。上下外殼鉚合的時候,上述的突塊250直接包夾在上外殼100的邊150上,從而鉚合馬達,再采用螺絲和螺母(圖中未示)分別在螺絲孔120、220和螺絲孔130、230上進行擰緊固定。
如圖5A、圖5B所示,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示意圖。馬達的上外殼100邊上兩螺絲孔120、130之間的邊設成凹構造160,馬達的下外殼200的邊上兩螺絲孔220、230之間設有和上述凹構造相反的凸構造260。上下外殼鉚合的時候,上述的凸構造260包夾在凹構造160上,從而鉚合馬達,再采用螺絲和螺母(圖中未示)分別在螺絲孔120、220和螺絲孔130、230上進行擰緊固定。
上述實施例中,上外殼100和下外殼200上設置的互相配合的包夾構造,如突起210和槽110、凹構造160和凸構造260等都可以互換,還可以設置成其他互相配合的結構。它們都是在外殼上一體成型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72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